“輻來輳轂水朝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輻來輳轂水朝宗”全詩
輻來輳轂水朝宗。
妙在抽添運用。
得一萬般皆畢,休分南北西東。
損之又損慎前功。
命寶不宜輕弄。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西江月(十二之八)》張伯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十二之八)》是宋代張伯端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地才經否泰,
朝昏好識頓蒙。
輻來輳轂水朝宗。
妙在抽添運用。
得一萬般皆畢,
休分南北西東。
損之又損慎前功。
命寶不宜輕弄。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界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一種對天地運行規律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輻射線和輪轂的圖景,表達了天地運行的奧妙之處,強調了抽象和補充運用的重要性。詩中還提到了得失和損益之間的關系,以及對前功盡棄的謹慎態度。最后,作者強調了命運的珍貴,警示人們不要輕易揮霍。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自然景象的隱喻,表達了對宇宙萬物運行規律的思考。作者以“天地才經否泰”開篇,探討了天地萬物是否按照規律運行的問題。接著以“朝昏好識頓蒙”形容日月晝夜的交替,顯示了對日常變化的觀察和認識。詩中的“輻來輳轂水朝宗”描繪了輻射線和輪轂,將天地運行的景象與人們熟悉的物象相結合,強調了天地運行的奧妙之處。
接下來,詩人以“妙在抽添運用”表達了對于抽象和補充運用的重視。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要善于從變化中尋找規律,善于發現和運用新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得一萬般皆畢”,表達了對于各種事物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而“休分南北西東”則傳遞了一種超越地域和局限的意味,強調了全局的觀察和思考。
緊接著,詩人提到了“損之又損慎前功”,警示人們要謹慎行事,不要輕易損失已經取得的成就。最后,作者以“命寶不宜輕弄”提醒人們,要珍惜命運和寶貴的機遇,不要輕易揮霍。
《西江月(十二之八)》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宇宙萬物運行規律的思考和對人生態度的反思。作者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對于抽象思維和補充運用的重視,以及對于得失和前功的警惕。整首詩意味深長,啟示人們要善于觀察和思考,珍惜和把握機遇。
“輻來輳轂水朝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shí èr zhī bā
西江月(十二之八)
tiān dì cái jīng fǒu tài, cháo hūn hǎo shí dùn méng.
天地才經否泰,朝昏好識頓蒙。
fú lái còu gǔ shuǐ cháo zōng.
輻來輳轂水朝宗。
miào zài chōu tiān yùn yòng.
妙在抽添運用。
dé yī wàn bān jiē bì, xiū fēn nán běi xī dōng.
得一萬般皆畢,休分南北西東。
sǔn zhī yòu sǔn shèn qián gōng.
損之又損慎前功。
mìng bǎo bù yí qīng nòng.
命寶不宜輕弄。
“輻來輳轂水朝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