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指歸實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便指歸實際”全詩
尋常邪見及提攜。
方便指歸實際。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萬行修齊。
圓光一顆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利。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西江月(十)》張伯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十)》是宋代張伯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悟了莫求寂滅,
領悟了就不要追求消亡,
隨緣只接群迷。
順從緣分只是接納眾生的迷惑。
尋常邪見及提攜。
普通的錯誤觀念及引導。
方便指歸實際。
方便指引指向現實。
五眼三身四智,
具備五眼、三身、四智,
六度萬行修齊。
修行六度、萬行以達到完善。
圓光一顆好摩尼。
完美的光芒,如同一顆珍貴的摩尼寶石。
利物兼能自利。
利益他物同時也能自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修行者的心路歷程和對修行道路的理解。詩中提到了悟性的重要,認為一旦領悟了真理,就不再追求消亡,而是順從緣分,接納眾生的迷惑。詩人也提到了尋常的錯誤觀念和引導,意味著修行者需要超越世俗的束縛,指向實際的修行道路。詩中還涉及到了佛教中的一些概念,如五眼、三身、四智,以及六度、萬行的修行方法。最后一句表達了修行者不僅能利益他物,同時也能自利,具備了利他與自利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修行者的心路歷程和修行道路的指引。詩人通過對悟性、緣分、錯誤觀念和修行方法的描述,展現了修行者應有的心態和修行的目標。詩中使用了一些佛教的術語和象征,使得詩詞更具深度和禪意。整首詩詞以寬容和智慧為主題,強調修行者應當超越個人利益,追求利益眾生的境界。這首詩詞在簡練的文字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方便指歸實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shí
西江月(十)
wù le mò qiú jì miè, suí yuán zhǐ jiē qún mí.
悟了莫求寂滅,隨緣只接群迷。
xún cháng xié jiàn jí tí xié.
尋常邪見及提攜。
fāng biàn zhǐ guī shí jì.
方便指歸實際。
wǔ yǎn sān shēn sì zhì, liù dù wàn xíng xiū qí.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萬行修齊。
yuán guāng yī kē hǎo mó ní.
圓光一顆好摩尼。
lì wù jiān néng zì lì.
利物兼能自利。
“方便指歸實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