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欲嘲山簡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拍手欲嘲山簡醉”全詩
儂是江南踏浪兒。
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帆初落、漁浦山頭日未欹。
儂欲送潮歌底曲,尊前還唱使君詩。
分類: 瑞鷓鴣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瑞鷓鴣(觀潮)》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瑞鷓鴣(觀潮)》是一首宋代蘇軾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山影里小紅旗,
儂是江南踏浪兒。
拍手欲嘲山簡醉,
齊聲爭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帆初落,
漁浦山頭日未欹。
儂欲送潮歌底曲,
尊前還唱使君詩。
中文譯文:
在碧山的影子里有一面小紅旗,
你是江南踏浪的孩子。
拍手欲嘲笑山間的醉客,
一齊高聲唱起漁家女的歌詞。
西興渡口,帆剛剛落下,
漁浦山頭,太陽還未沉下。
你想唱一曲送別潮水的歌,
在尊前再唱一首使君的詩。
詩意和賞析:
《瑞鷓鴣(觀潮)》描繪了一個江南地區的景象,以及人們在觀賞潮水時的情景。詩中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江南地區的山水美景和人們的生活情趣。
首先,詩人描述了碧山的影子里飄揚著一面小紅旗,這里可以理解為江南地區特有的景色和氛圍。接著,詩人稱贊自己是江南踏浪的孩子,表達了對江南水鄉的熱愛和自豪。
接下來的兩句詩中,詩人描述了一幅歡樂的場景:人們拍手嘲笑山間的醉客,爭相高聲唱起漁家女的歌詞。這里展現了江南地區人們熱情奔放的性格和對生活的享樂態度。
隨后,詩人描述了西興渡口帆剛剛落下,漁浦山頭太陽還未沉下的景象,這里描繪了傍晚的江南美景。最后兩句詩,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唱一曲送別潮水的歌,然后再在尊者面前唱一首使君(指高官顯貴)的詩。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以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江南景色和人們生活情趣的描繪,展現了蘇軾對江南地區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樂態度。詩中充滿了歡樂和活力,同時也透露出對傳統文化的敬重。
“拍手欲嘲山簡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ì zhè gū guān cháo
瑞鷓鴣(觀潮)
bì shān yǐng lǐ xiǎo hóng qí.
碧山影里小紅旗。
nóng shì jiāng nán tà làng ér.
儂是江南踏浪兒。
pāi shǒu yù cháo shān jiǎn zuì, qí shēng zhēng chàng làng pó cí.
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
xī xīng dù kǒu fān chū luò yú pǔ shān tóu rì wèi yī.
西興渡口帆初落、漁浦山頭日未欹。
nóng yù sòng cháo gē dǐ qū, zūn qián hái chàng shǐ jūn shī.
儂欲送潮歌底曲,尊前還唱使君詩。
“拍手欲嘲山簡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