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斯年入詠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億萬斯年入詠歌”全詩
北瞻丹闕正嵯峨。
先皇秘聿無人解,圣子神孫果眾多。
民物阜,歲時和。
帝居不用壯山河。
卜年卜世過周室,億萬斯年入詠歌。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鷓鴣天》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晁端禮所作,屬于宋代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洛水從西方流來,泛著綠色的波浪。
北望那紅墻丹闕高聳,莊嚴壯麗。
先帝的謎語無人能解,圣子和神孫眾多。
人民繁榮,歲時和諧。
君王居住,不需要廣闊的山河來裝飾。
卜算著年份、卜算著時代,經歷了周朝的王室。
億萬年來,被歌頌和吟唱。
《鷓鴣天》這首詩詞表達了以下的詩意:
詩人以洛水為背景,描述了洛水泛綠波的美景。他朝北望去,看見了高聳莊嚴的紅墻丹闕,象征著帝王的威嚴和尊嚴。詩人提到先帝的秘密無人能解,表達了先帝高深莫測的智慧和聰明才智。圣子和神孫代表了后代的眾多才俊和英雄人物。詩人稱贊了人民繁榮和歲時和諧,以及君王治理國家的能力,不需要倚仗壯麗的山河景色來裝飾。最后,詩人談到通過卜算能夠預測年代和時代的變遷,周朝的王室經歷了億萬年的光陰,被人們歌頌和吟唱。
這首詩詞賞析了帝王的威嚴和國家的繁榮,展示了晁端禮對宋代社會的向往和贊美。同時,通過洛水和紅墻丹闕的描寫,將景物與人物相結合,凸顯了帝王和后代的關系,表達了對先帝智慧和后代才俊的敬佩。整首詩詞節奏流暢,語言簡練,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帝王治理的對比,展示了晁端禮對社會繁榮和國家統治的思考和期望。
“億萬斯年入詠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luò shuǐ xī lái fàn lǜ bō.
洛水西來泛綠波。
běi zhān dān quē zhèng cuó é.
北瞻丹闕正嵯峨。
xiān huáng mì yù wú rén jiě, shèng zǐ shén sūn guǒ zhòng duō.
先皇秘聿無人解,圣子神孫果眾多。
mín wù fù, suì shí hé.
民物阜,歲時和。
dì jū bù yòng zhuàng shān hé.
帝居不用壯山河。
bo nián bo shì guò zhōu shì, yì wàn sī nián rù yǒng gē.
卜年卜世過周室,億萬斯年入詠歌。
“億萬斯年入詠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