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影人歸素月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踏影人歸素月斜”全詩
玻璃仙碗進流霞。
凝膏清滌高陽醉,靈液甘和正焙芽。
香染指,浪浮花。
加籩禮盡客還家。
貫珠聲斷紅裳散,踏影人歸素月斜。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葛勝仲)
葛勝仲 (1072~1144) 宋代詞人,字魯卿,丹陽(今屬江蘇)人。紹圣四年(1097)進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詞科。累遷國子司業,官至文華閣待制。卒謚文康。宣和間曾抵制征索花鳥玩物的弊政,氣節甚偉,著名于時。與葉夢得友密,詞風亦相近。有《丹陽詞》。
《鷓鴣天》葛勝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宋代葛勝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婆律香濃氣味佳。
玻璃仙碗進流霞。
凝膏清滌高陽醉,
靈液甘和正焙芽。
香染指,浪浮花。
加籩禮盡客還家。
貫珠聲斷紅裳散,
踏影人歸素月斜。
詩意:
《鷓鴣天》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景象,以飲茶為載體,表達了作者對清新、純凈和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描寫茶的制作和品飲過程,將一種雅致的情趣融入其中,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茶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將茶的品質、氣味和品飲體驗表達得淋漓盡致。下面分析詩中的幾個重要意象和表達方式:
1. "婆律香濃氣味佳":描繪了茶葉的香氣濃郁宜人,展示了品飲茶的美妙體驗。
2. "玻璃仙碗進流霞":將茶水倒入玻璃碗中,形容茶湯如流霞般美麗,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感。
3. "凝膏清滌高陽醉":凝結的茶湯清澈純凈,讓人陶醉其中,表達了品飲茶時的寧靜和舒適感。
4. "靈液甘和正焙芽":靈動的茶湯滋味甘美,描繪出茶葉的優質品質,同時提到茶葉的加工過程。
5. "香染指,浪浮花":品飲茶時,茶香沁人心脾,仿佛飄浮在花海之間。
6. "加籩禮盡客還家":以茶待客,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熱情款待和親切友好。
7. "貫珠聲斷紅裳散":形容喝完茶后的清雅氛圍逐漸消散,暗示著詩人離開茶館的場景。
8. "踏影人歸素月斜":以素月為背景,描述人們踏著月光回家的情景,詩詞以此營造出一種寧靜、溫馨的氛圍。
整首詩詞以茶為主題,通過對茶的描述和相關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生活和人情的熱愛和向往。同時,通過描繪茶的品飲過程和周圍的環境,營造了一種寧靜、優雅的意境,使讀者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和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踏影人歸素月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pó lǜ xiāng nóng qì wèi jiā.
婆律香濃氣味佳。
bō lí xiān wǎn jìn liú xiá.
玻璃仙碗進流霞。
níng gāo qīng dí gāo yáng zuì, líng yè gān hé zhèng bèi yá.
凝膏清滌高陽醉,靈液甘和正焙芽。
xiāng rǎn zhǐ, làng fú huā.
香染指,浪浮花。
jiā biān lǐ jǐn kè huán jiā.
加籩禮盡客還家。
guàn zhū shēng duàn hóng shang sàn, tà yǐng rén guī sù yuè xié.
貫珠聲斷紅裳散,踏影人歸素月斜。
“踏影人歸素月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