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卷回潮目盡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倒卷回潮目盡處”全詩
倒卷回潮目盡處,秋水黏天無壁。
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
追尋如夢,漫余詩句猶杰。
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
萬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滅。
鼓吹風高,畫船遙想,一笑吞窮發。
當時曾照,更誰重問山月。
分類: 念奴嬌
作者簡介(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念奴嬌》葉夢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葉夢得。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峰橫起,障吳關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盡處,秋水黏天無壁。
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
追尋如夢,漫余詩句猶杰。
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
萬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滅。
鼓吹風高,畫船遙想,一笑吞窮發。
當時曾照,更誰重問山月。
中文譯文:
云峰橫起,擋住了吳國關隘的三面,真成了獨特的景物。
倒卷的潮水回到盡頭,秋水貼著天空,沒有界限。
擁有翠綠發鬢的人歸來,現在雖然依然存在,卻只有千莖白雪。
追尋著像夢一樣的事物,其中的詩句依然猶如明珠。
聽說尊酒登臨,孫郎始終懷有古老的恨意,長歌時常發出。
萬里云屯在瓜步晚時,夕陽下旌旗明滅。
鼓吹聲隨著風兒高昂,畫船在遠方令人遐想,一聲笑聲吞噬了貧困的苦惱。
當時曾經照亮了,還有誰會再次詢問山中的月光。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是一首描繪景色和情感的詩詞作品。詩人以華麗的辭藻和意象,表達了對美景、旅途和過往的思念和回憶。
首先,詩人描繪了云峰擋住吳國關隘的壯麗景色,稱之為"尤物",意味著其美麗非凡。接著,詩人通過描寫倒卷回潮和秋水黏天,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無限廣闊。
詩中提到一個擁有綠鬢的人歸來,雖然現在還在世,但只剩下了千莖白雪,暗示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詩人追尋著如夢般的事物,其中的詩句依然燦爛耀眼,顯示了詩人對詩歌的追求和珍視。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尊酒登臨和孫郎的古老恨意,長歌時常發出,表達了對逝去歲月中遺憾和懷念的情感。詩中出現的萬里云屯、落日旌旗的描寫,營造出壯麗的景色,同時也暗示了戰亂和動蕩的時代背景。
最后兩句表達了鼓吹聲和畫船的遙遠想象,以及一聲笑聲吞噬了貧困的苦惱,揭示了對快樂和自由的向往。
整首詩以華麗的辭藻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態,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詩詞中充滿了濃郁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往的追憶,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和快樂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精細描寫自然景色和情感表達,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美的熱愛和對流逝時光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也給人以啟迪和想象的空間,使整首詩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詩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念奴嬌》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葉夢得對美的追求、對過往時光的思念,以及對自由和快樂的向往。詩中的意象生動、用詞華麗,給人以強烈的感受和思考,使其成為一首具有深厚內涵和藝術價值的詩詞作品。
“倒卷回潮目盡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念奴嬌
yún fēng héng qǐ, zhàng wú guān sān miàn, zhēn chéng yóu wù.
云峰橫起,障吳關三面,真成尤物。
dǎo juàn huí cháo mù jǐn chù, qiū shuǐ nián tiān wú bì.
倒卷回潮目盡處,秋水黏天無壁。
lǜ bìn rén guī, rú jīn suī zài, kōng yǒu qiān jīng xuě.
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
zhuī xún rú mèng, màn yú shī jù yóu jié.
追尋如夢,漫余詩句猶杰。
wén dào zūn jiǔ dēng lín, sūn láng zhōng gǔ hèn, cháng gē shí fā.
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
wàn lǐ yún tún guā bù wǎn, luò rì jīng qí míng miè.
萬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滅。
gǔ chuī fēng gāo, huà chuán yáo xiǎng, yī xiào tūn qióng fā.
鼓吹風高,畫船遙想,一笑吞窮發。
dāng shí céng zhào, gèng shuí zhòng wèn shān yuè.
當時曾照,更誰重問山月。
“倒卷回潮目盡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