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柳色若為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渭城柳色若為情”全詩
亂山相對長官青。
琢詩能句好,舉酒見心傾。
團扇不應秋后棄,幾年仁惠風行。
渭城柳色若為情。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劉一止)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臨江仙》劉一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宋代劉一止的詩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臺上風光濃欲滴,
傍闌芳桂陰成。
亂山相對長官青。
琢詩能句好,
舉酒見心傾。
團扇不應秋后棄,
幾年仁惠風行。
渭城柳色若為情。
一尊松竹底,
三唱和秋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臨江的美景,以及詩人對此景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觀賞著臺上濃烈得幾乎滴下來的風光,靠近欄桿處的芳桂樹投下陰涼。遠處的山巒互相對望,青翠欲滴。詩人以巧妙的詩句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能用心琢磨出優美的詩句,舉起酒杯表達自己內心的傾訴。詩人表示,像團扇這樣的美好事物不應該在秋天之后被拋棄,幾年來仁慈善行的美名已經傳遍。最后,詩人提到渭城的柳樹呈現出如此動人的色彩,仿佛也有情感寄托其中。他用一杯酒,配以松竹的音韻,和著秋天的聲音,表達了自己對美景和人情的贊美。
賞析:
《臨江仙》以描繪臨江美景為主題,通過對風光、芳桂、山巒、琢詩、舉酒、團扇、渭城柳色以及松竹和秋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感慨和贊美之情。詩人運用細膩的文字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中景物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思考與情感。尤其是最后三句,通過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音樂聲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愉悅的感覺。
整首詩情趣盎然,描繪了豐富的自然景色和人情,既有細膩的描寫,又有對美景的贊美和思考。劉一止以巧妙的語言技巧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使詩人與讀者在詩意的世界里相互沉浸,共同體驗詩中所描繪的美好景色和情感。
“渭城柳色若為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tái shàng fēng guāng nóng yù dī, bàng lán fāng guì yīn chéng.
臺上風光濃欲滴,傍闌芳桂陰成。
luàn shān xiāng duì zhǎng guān qīng.
亂山相對長官青。
zuó shī néng jù hǎo, jǔ jiǔ jiàn xīn qīng.
琢詩能句好,舉酒見心傾。
tuán shàn bù yīng qiū hòu qì, jǐ nián rén huì fēng xíng.
團扇不應秋后棄,幾年仁惠風行。
wèi chéng liǔ sè ruò wéi qíng.
渭城柳色若為情。
yī zūn sōng zhú dǐ, sān chàng hè qiū shēng.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渭城柳色若為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