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破十洲三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蹋破十洲三洞”全詩
滿泛酒光浮動。
引我上煙霞,智力一時無用。
無用。
無用。
蹋破十洲三洞。
作者簡介(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如夢令》朱敦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是宋代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夢幻般的情景,以及詩人在其中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盞底一盤金鳳,
滿泛酒光浮動。
引我上煙霞,
智力一時無用。
無用。無用。
蹋破十洲三洞。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這首詩以詩人望著杯底的金鳳在酒中飄動為開場,形容了一個美麗而夢幻的景象。金鳳在酒中的閃爍光芒勾起了詩人的遐想,他被引領到了煙霞之上,進入了一個超越塵世的境界。
接著,詩人表達了一種思考和感慨的情緒。他說智力在這個境界中變得無用,暗示了在超越塵世的境界中,人的智力和凡俗的智慧顯得微不足道。智力無用的表達是對人世間智慧的一種反思,意味著人在追求超脫和境界的過程中,應該超越智力的束縛。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詩人踏破十洲三洞,意味著他超越了塵世的界限,獲得了一種超凡的境界。這種超脫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反叛和超越,是對自由和靈性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夢幻的景象和表達對超脫和境界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反思和對靈性追求的渴望。它表達了一種追求超越凡俗世界的心靈探索和對智慧的反思,展示了詩人對自由與智慧的追求,以及對世界本質的思考。
“蹋破十洲三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如夢令
zhǎn dǐ yī pán jīn fèng.
盞底一盤金鳳。
mǎn fàn jiǔ guāng fú dòng.
滿泛酒光浮動。
yǐn wǒ shàng yān xiá, zhì lì yī shí wú yòng.
引我上煙霞,智力一時無用。
wú yòng.
無用。
wú yòng.
無用。
tà pò shí zhōu sān dòng.
蹋破十洲三洞。
“蹋破十洲三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