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不禁僝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寸不禁僝僽”全詩
庭下月寒花瘦。
寬盡沈郎衣,方寸不禁僝僽。
難受。
難受。
燈暗月斜時候。
分類: 宴桃源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宴桃源》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宴桃源》
簾幕疏疏風透。
庭下月寒花瘦。
寬盡沈郎衣,
方寸不禁僝僽。
難受。難受。
燈暗月斜時候。
中文譯文:
簾幕稀疏,微風穿透。
庭院下,月光寒冷,花兒凋零。
沈郎衣袂寬松,
內心的思緒無法控制。
痛苦,痛苦,
燈光暗淡,月斜西沉的時刻。
詩意和賞析:
《宴桃源》是宋代詩人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以描繪冷落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對簾幕、庭院、月光和花朵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苦悶。
首句“簾幕疏疏風透”,通過描寫簾幕的稀疏和微風的穿透,傳達出一種空蕩和蕭條的氛圍。第二句“庭下月寒花瘦”,以冷冽的月光和凋零的花朵來表現景物的凄涼,進一步強調了孤寂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寬盡沈郎衣,方寸不禁僝僽”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煩亂。詩中的“沈郎衣”指的是寬松的衣袖,意味著詩人內心的情感無法收攏。詩人的內心紛擾無法自持,情緒難以平靜。
最后兩句“難受。難受。燈暗月斜時候”,以短句的形式重復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苦悶。燈光的暗淡和月亮西斜的景象,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痛苦。
整首詩詞通過對冷落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痛苦情感。通過運用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詞的主題和情感表達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代表性,展現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審美情趣和文人的內心世界。
“方寸不禁僝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táo yuán
宴桃源
lián mù shū shū fēng tòu.
簾幕疏疏風透。
tíng xià yuè hán huā shòu.
庭下月寒花瘦。
kuān jǐn shěn láng yī, fāng cùn bù jīn chán zhòu.
寬盡沈郎衣,方寸不禁僝僽。
nán shòu.
難受。
nán shòu.
難受。
dēng àn yuè xié shí hòu.
燈暗月斜時候。
“方寸不禁僝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