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人猶自銷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照人猶自銷魂”全詩
柳下將飛絮。
月到階前梅子樹。
啼得杜鵑飛去。
人歸不掩朱門。
一成過了黃昏。
只有瑣窗紅蠟,照人猶自銷魂。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清平樂》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宋代詩人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春即將逝去。柳樹下飄飛著絮。月亮到了階前的梅子樹上。喚醒了杜鵑,它飛走了。人們回家不關閉朱門。一天過去了黃昏。只有瑣窗上的紅蠟燭,照亮人們仍然沉醉其中。
詩意:
《清平樂》描繪了一個青春漸逝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柳絮飄飛、月亮照耀下的梅子樹,以及杜鵑鳥的鳴叫,表達了時光不可逆轉的流逝。人們雖然回家,但不關閉朱門,暗示著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的最后,窗戶上的紅蠟燭仍然照亮著,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情感仍然深深地沉浸在這漸逝的青春之中。
賞析:
《清平樂》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青春的流逝和時光的無情。柳絮飄飛、月亮照耀下的梅子樹,形象地展示了季節的更替和光陰的流轉,給人以時光匆匆的感覺。詩中的杜鵑鳥的啼叫,暗示著時光流逝的不可逆轉,喚醒了人們對時光的思考和珍惜。人們回家不關閉朱門,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似乎無法逃避時光的流轉。而最后一句“只有瑣窗紅蠟,照人猶自銷魂”,通過窗戶上的紅蠟燭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深深的情感,即使青春已逝,內心的癡迷與沉醉依然如故。
整首詩字數不多,卻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意象,傳達了時光匆匆、青春易逝的主題,以及人們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內心的情感。這種充滿禪意的詩詞,讓讀者在靜謐的意境中感受到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引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照人猶自銷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qīng chūn yù mù.
青春欲暮。
liǔ xià jiāng fēi xù.
柳下將飛絮。
yuè dào jiē qián méi zǐ shù.
月到階前梅子樹。
tí dé dù juān fēi qù.
啼得杜鵑飛去。
rén guī bù yǎn zhū mén.
人歸不掩朱門。
yī chéng guò le huáng hūn.
一成過了黃昏。
zhǐ yǒu suǒ chuāng hóng là, zhào rén yóu zì xiāo hún.
只有瑣窗紅蠟,照人猶自銷魂。
“照人猶自銷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