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猶掛喬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明猶掛喬木”全詩
竹塢無人雙翠羽,飛觸珊珊寒玉。
更欲題詩,晚來孤興,卻恐傷幽獨。
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屬。
慨念故國風流,楊花春夢短,黃粱初熟。
卷白千觴須勸我,洗此胸中榮辱。
醉揖南山,一聲清嘯,休把《離騷》讀。
遲留歸去,月明猶掛喬木。
分類: 雙翠羽
作者簡介(趙鼎)

趙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宋高宗時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齋所刻詞》有《得全居士詞》一卷,存詞45首。
《雙翠羽(三月十三日夜飲南園作·舊名念奴嬌)》趙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翠羽(三月十三日夜飲南園作·舊名念奴嬌)》是宋代趙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園曲徑,
度疏林深處,
幽蘭微馥。
竹塢無人雙翠羽,
飛觸珊珊寒玉。
更欲題詩,
晚來孤興,
卻恐傷幽獨。
不如花下,
一尊芳酒相屬。
慨念故國風流,
楊花春夢短,
黃粱初熟。
卷白千觴須勸我,
洗此胸中榮辱。
醉揖南山,
一聲清嘯,
休把《離騷》讀。
遲留歸去,
月明猶掛喬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一個小園的曲徑,穿過稀疏的樹林深處,傳來幽蘭微馥的芳香。這里的環境安靜而幽美,給人一種靜謐之感。
接著,詩人描繪了一個竹塢,卻沒有人在其中,只有兩只翠綠的羽毛在飛舞,偶然觸碰到晶瑩的玉石。這一景象表達了孤寂和空曠的氛圍,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在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詩人本想寫下一首詩,但擔心會傷害到這幽靜的環境,于是決定不如在花下享受一杯美酒。這里通過對比,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向往和對詩歌創作的憂慮。
詩人接著回憶起故國的風景和風流人物,感嘆楊花飄落和春夢的短暫。他希望有人能勸他喝酒,洗去胸中的榮辱之情。詩人酒醉后向南山行禮,清脆的嘯聲回蕩在夜空中,他建議不要再讀《離騷》這樣的傷感詩篇。最后,詩人留戀著這美好的夜晚,遲遲不愿離去,直到月明時分依然掛在高高的喬木上。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的靜謐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交融,詩人抒發了對現實生活和詩歌創作的矛盾和思考,展現了一種既渴望又猶豫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抒發了對故國和人生的深情思緒,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月明猶掛喬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cuì yǔ sān yuè shí sān rì yè yǐn nán yuán zuò jiù míng niàn nú jiāo
雙翠羽(三月十三日夜飲南園作·舊名念奴嬌)
xiǎo yuán qū jìng, dù shū lín shēn chù, yōu lán wēi fù.
小園曲徑,度疏林深處,幽蘭微馥。
zhú wù wú rén shuāng cuì yǔ, fēi chù shān shān hán yù.
竹塢無人雙翠羽,飛觸珊珊寒玉。
gèng yù tí shī, wǎn lái gū xìng, què kǒng shāng yōu dú.
更欲題詩,晚來孤興,卻恐傷幽獨。
bù rú huā xià, yī zūn fāng jiǔ xiāng shǔ.
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屬。
kǎi niàn gù guó fēng liú, yáng huā chūn mèng duǎn, huáng liáng chū shú.
慨念故國風流,楊花春夢短,黃粱初熟。
juǎn bái qiān shāng xū quàn wǒ, xǐ cǐ xiōng zhōng róng rǔ.
卷白千觴須勸我,洗此胸中榮辱。
zuì yī nán shān, yī shēng qīng xiào, xiū bǎ lí sāo dú.
醉揖南山,一聲清嘯,休把《離騷》讀。
chí liú guī qù, yuè míng yóu guà qiáo mù.
遲留歸去,月明猶掛喬木。
“月明猶掛喬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