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處有春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著處有春色”全詩
此生已是天涯隔。
投老誰知,還作三吳客。
故人怪我疏髯黑。
醉來猶似丁年日。
光陰未肯成虛擲。
蜀魄聲中,著處有春色。
分類: 醉落魄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醉落魄》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醉落魄》
改向溪水的蹤跡。此生已經遠離天涯。投宿在陌生之地,誰知我仍是三吳的客人。故友驚訝我胡須稠密而黑。喝醉后依然如同青年時代。時光仍未白白浪費。蜀山的魂魄,在聲音中,在某處有著春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醉落魄》是宋代詩人張元干創作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在陌生之地的感受,以及時光流逝對他的觸動。詩人在詩中以深情的筆調勾勒出自己的境遇和情感。
詩的開頭,"改向溪水的蹤跡",意味著詩人改變了原本的行程,前往了溪水所在之處,這也象征著人生的變遷與選擇。"此生已是天涯隔"表達了詩人已經遠離家鄉、遠離熟悉的環境,生活在陌生之地。
"投老誰知,還作三吳客",詩人投宿在這里,卻不為人所知,仍然是個三吳(指江南地區,即吳、越、楚)的過客,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陌生感。
"故人怪我疏髯黑"表現了詩人在離鄉異地的時光里,歲月的流轉使得他的胡須變得稠密而黑,與他的青年時代相比,時光的流轉使他更顯成熟。
"醉來猶似丁年日"描繪了詩人在醉酒后,仍然感覺像是青年時代的丁年(指年輕時光)一樣,喻示他內心的豁達和不愿為歲月所困。
"光陰未肯成虛擲"強調了詩人對時間的珍惜,他不愿意讓光陰白白流逝而不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蜀魄聲中,著處有春色"這句話通過蜀山的魂魄,以及聲音所蘊含的春意,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陌生環境中的感受和情感變遷,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與珍惜。這種深刻的感悟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人獨特的情感色彩。
“著處有春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luò tuò
醉落魄
gǎi XD5E xī zōng jī.
改XD5E溪蹤跡。
cǐ shēng yǐ shì tiān yá gé.
此生已是天涯隔。
tóu lǎo shéi zhī, hái zuò sān wú kè.
投老誰知,還作三吳客。
gù rén guài wǒ shū rán hēi.
故人怪我疏髯黑。
zuì lái yóu shì dīng nián rì.
醉來猶似丁年日。
guāng yīn wèi kěn chéng xū zhì.
光陰未肯成虛擲。
shǔ pò shēng zhōng, zhe chù yǒu chūn sè.
蜀魄聲中,著處有春色。
“著處有春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