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繡被薰清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溫繡被薰清馥”全詩
見依舊、如花似玉。
天寒翠袖依修竹。
兩點春山斗綠。
披衣起、閑愁萬斛。
正月淡、梅花照屋。
重溫繡被薰清馥。
不管明燒畫燭。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杏花天》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杏花天》中文譯文:
夢里魂飛過屏山曲,
醒來看見依然如花似玉。
寒冷的天氣中,翠綠的袖子倚著修竹。
兩點春山斗綠。
起床披衣,心頭愁閑萬斛。
正月淡,梅花照亮房屋。
重新聞香被子的清馥。
不在乎明亮的燭火。
詩意和賞析:
《杏花天》是宋代詩人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和自然的欣賞與感悟。
詩中以屏山為背景,營造出一個夢幻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夢境中的美好景象。詩人醒來之后,發現現實與夢中的景象完美契合,描述了花兒的美麗與寒冷天氣下的驚艷。
詩中的修竹和斗綠形容了春天的蓬勃生機,翠綠的竹子與春山的嫩綠相互呼應,展現了春天的盎然之美。
詩人通過披衣和閑愁來形容自己起床時的情緒,映照出他內心的煩悶和憂慮。然而,正月的淡淡香氣又帶給他心靈的寬慰和慰藉,梅花的美麗使他的屋子煥發光彩,進一步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重溫繡被薰清馥,不管明燒畫燭”正是詩人對于詩意的歸結。他不再去在意光鮮亮麗和世俗的事物,而是專注于自然和內心的寧靜與純凈。這種心境與人生態度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很常見,展現了他們追求自然、追求真實和追求心靈自由的藝術特征。
“重溫繡被薰清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huā tiān
杏花天
mèng hún fēi guò píng shān qǔ.
夢魂飛過屏山曲。
jiàn yī jiù rú huā sì yù.
見依舊、如花似玉。
tiān hán cuì xiù yī xiū zhú.
天寒翠袖依修竹。
liǎng diǎn chūn shān dòu lǜ.
兩點春山斗綠。
pī yī qǐ xián chóu wàn hú.
披衣起、閑愁萬斛。
zhēng yuè dàn méi huā zhào wū.
正月淡、梅花照屋。
chóng wēn xiù bèi xūn qīng fù.
重溫繡被薰清馥。
bù guǎn míng shāo huà zhú.
不管明燒畫燭。
“重溫繡被薰清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