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楸走馬著金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楸走馬著金鞭”全詩
長楸走馬著金鞭。
玉樓春醉杏花前。
憔悴如今誰作伴,別離還近養花天。
碧云凝處憶嬋娟。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曾覿)
曾覿(音di迪)(1109-1180) 字純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紹興中,為建王內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授權知閣門事。淳熙初,除開府儀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觀使。趨奉宮廷,詞多應制之作。其詞語言婉麗,風格柔媚。代表作為《阮郎歸》、《水調歌頭》(三)、《西江月》(一)、《定風波》(【二】、【三】)、《長相思》、《采桑子》、《眼兒媚》(一)、《憶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歸》一詞為最著名。該詞雖是一首詠燕詞卻通篇不著一燕字,庭院深深,楊柳陰濃,燕子雙雙終日呢喃,獨占風光;凌空飛舞,仿佛池中點點浮萍散漫,又象風中飄揚的柳絮那樣輕盈。末尾兩句詞人借燕子惜花表現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憐惜之情。全詞畫面生動,描摹傳神,結構上渾然天成,不愧佳作。純甫詞結有《海野詞》。
《浣溪沙》曾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曾覿所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少年之時尋找美好事物的愿望,以及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
譯文:
綺麗的小徑上尋找芳香,為青年的流年而感慨。在長久的楸樹下,騎馬帶著金鞭徐徐而行。春日里,在玉樓中迷醉,站在杏花前。如今的他變得憔悴,不知道誰會陪伴他度過孤獨與別離,然而距離的邊緣依然保留著種植花朵的天地。當碧云凝結的時候,他回憶起嬋娟的容顏。
這首詩詞以描繪優美的自然景物為主線,結合自身情感,呈現出了青年時代的熱血豪情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他通過在花間漫步、騎馬馳騁、欣賞春日美景等場景來表達自己對青春的熱情和對美的追求。但在詩的結尾,作者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將青年時光和美好事物與現實的憔悴和孤獨對比,透露出歲月無情以及人生離別和孤獨的真實感受。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傳達了詩人對于青春的珍愛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以及對歲月流逝的無奈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愛情和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示了曾覿獨特的詩意和感慨。
“長楸走馬著金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qǐ mò xún fāng xī shào nián.
綺陌尋芳惜少年。
zhǎng qiū zǒu mǎ zhe jīn biān.
長楸走馬著金鞭。
yù lóu chūn zuì xìng huā qián.
玉樓春醉杏花前。
qiáo cuì rú jīn shuí zuò bàn, bié lí hái jìn yǎng huā tiān.
憔悴如今誰作伴,別離還近養花天。
bì yún níng chù yì chán juān.
碧云凝處憶嬋娟。
“長楸走馬著金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