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能幾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春能幾回”全詩
清歌喚起清眠熟。
洞戶有余花。
同傾細細霞。
酒行如過雨。
雨盡風吹去。
吹去復盈杯。
一春能幾回。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菩薩蠻》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趙彥端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天的景象,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中引發的一系列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雨聲不斷垂檐竹,
清歌喚起清眠熟。
洞戶有余花,
同傾細細霞。
酒行如過雨,
雨盡風吹去。
吹去復盈杯,
一春能幾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雨天作為背景,通過描繪細雨滴落在檐間的竹子上,描述了雨聲的不斷響起。詩人通過這種描寫,給讀者帶來了一種靜謐、安詳的感受。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一位清歌的歌手,她的歌聲喚醒了他沉睡中的思緒。這位歌手的歌聲如同清晨的陽光一樣溫暖和諧,使得詩人的睡眠變得寧靜而充實。
接下來的兩句“洞戶有余花,同傾細細霞”,描繪了雨后的景象,洞戶上還掛著雨后殘留的花朵,而細雨如霞,輕輕傾灑著。這種描寫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也暗示了一種新生、希望的氣息。
之后,詩人以酒作為象征,將酒行比作過雨,雨盡后風吹去,杯中的酒也被風吹空。這表達了時間流逝的無情,一切都會過去,就像雨過天晴。
最后兩句“一春能幾回”,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一年的春天能重復幾次呢?這句話既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也間接暗示了珍惜當下的重要性。
總體而言,《菩薩蠻》以雨天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珍惜當下的思考。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傳達出一種淡泊、超脫的意境,給人以平和、寧靜的感受,同時也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意義的思考。
“一春能幾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yǔ shēng bù duàn chuí yán zhú.
雨聲不斷垂檐竹。
qīng gē huàn qǐ qīng mián shú.
清歌喚起清眠熟。
dòng hù yǒu yú huā.
洞戶有余花。
tóng qīng xì xì xiá.
同傾細細霞。
jiǔ xíng rú guò yǔ.
酒行如過雨。
yǔ jǐn fēng chuī qù.
雨盡風吹去。
chuī qù fù yíng bēi.
吹去復盈杯。
yī chūn néng jǐ huí.
一春能幾回。
“一春能幾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