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情難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故情難識”全詩
山水大無余意,有故情難識。
故情難識有誰知,衣殘更頭白。
別后是人安穩,只楚吳行客。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好事近》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是宋代趙彥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沮寄江干,
十載山青水碧。
山水大無余意,
有故情難識。
故情難識有誰知,
衣殘更頭白。
別后是人安穩,
只楚吳行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遠離故鄉,寄情于江干的心境。作者離開故鄉已經十年,山青水碧的景色讓他心生無限遐思和感慨。山水的壯麗與深沉無法完全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情感。他有許多故舊的情感和回憶,但很難找到理解他的人。歲月的流逝讓他的衣衫已殘破,頭發也已斑白。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別離之后人們的生活安寧,只有行走在楚地和吳地之間的行客仍然感受到了作者的離愁別緒。
賞析:
《好事近》以簡短的文字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感。詩中的景物描寫以山青水碧為主題,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壯麗。然而,詩中更加突出的是作者的內心感受和情感體驗。他離開故鄉已有十年,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過去的回憶充斥著他的心靈。然而,他感到故情難識,找不到理解他的人。歲月的磨礪讓他的外貌逐漸蒼老,衣衫襤褸。最后兩句表達了別離之后人們的生活安穩,只有行走在楚地和吳地之間的行客仍能感受到作者的離愁別緒。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故鄉和過去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歲月流轉中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給讀者帶來深深的觸動和共鳴。
“有故情難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yī jǔ jì jiāng gān, shí zài shān qīng shuǐ bì.
一沮寄江干,十載山青水碧。
shān shuǐ dà wú yú yì, yǒu gù qíng nán shí.
山水大無余意,有故情難識。
gù qíng nán shí yǒu shéi zhī, yī cán gèng tóu bái.
故情難識有誰知,衣殘更頭白。
bié hòu shì rén ān wěn, zhǐ chǔ wú xíng kè.
別后是人安穩,只楚吳行客。
“有故情難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