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外冷紅成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簾外冷紅成陣”全詩
淺淺綠靴雙鳳困。
柳弱花慵斂新悶。
嬌多無力憑熏籠,又報杏園春意盡
春盡。
斂新悶。
暗傍銀屏撩綠鬢。
攢眉不許旁人問。
簾外冷紅成陣。
銀釭挑盡睡未肯。
腸斷秦郎歸信。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前調》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前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臂韝。淺淺綠靴雙鳳困。
紅色的袖子,腕間系著一條繡花帶子。淺淺的綠色靴子,雙鳳圖案被纏繞。
詩意:描繪了一個女子身著華麗的衣飾,她穿著紅袖子,腕間系著一條韝帶,腳穿綠靴,鞋面繡有鳳凰圖案。這種描繪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女子的美麗和獨特。
柳弱花慵斂新悶。嬌多無力憑熏籠,
柳樹柔弱,花兒懶懶地合攏,新的艷麗變得壓抑。嬌媚的女子無力地依靠在香爐旁,
詩意:通過描繪柳樹的柔弱和花朵的懶散,表達了春天的新鮮和嬌媚在某種程度上被困住或壓抑的情感。女子嬌媚而無力地依靠在香爐旁,可能是因為她內心的熱情或欲望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又報杏園春意盡春盡。斂新悶。暗傍銀屏撩綠鬢。
又傳來杏園里春意即將結束的消息。壓抑的情感加深。暗暗地依偎在銀屏旁,撫摸著被綠色發飾掩蓋的鬢發。
詩意:詩人傳達了春天即將結束的信息,進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壓抑。女子暗暗地依偎在銀屏旁,撫摸著被綠色發飾掩蓋的鬢發,進一步表達了她內心的復雜情感和無法言說的憂傷。
攢眉不許旁人問。簾外冷紅成陣。
皺起眉頭,不允許別人問。簾外的紅霞逐漸凝結成一片。
詩意:女子皺起眉頭,不愿回答旁人的問題,顯示出她內心的矛盾和不安。同時,描繪了簾外的紅霞漸漸凝結成一片,暗示著春天的結束和冷淡的氛圍。
銀釭挑盡睡未肯。腸斷秦郎歸信。
銀燈已經燃盡,但她仍未入睡。心如刀割,秦郎歸來的消息讓她心碎。
詩意:女子在銀燈將盡之時仍未入睡,暗示她內心的痛苦和不安。秦郎歸來的消息讓她心碎,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失望和傷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女子的服飾和表達她內心的情感,展示了春天的壓抑和終結,以及女子愛情的痛苦和失望。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這首詩詞刻畫出了一個充滿矛盾和痛苦情感的形象。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容詞,通過描繪女子的服飾、情感和周圍環境的變化,傳達了一種內心的不安和矛盾情緒。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色彩、物象的運用,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獨特,同時也表達了她內心的困擾和抑制。紅臂韝、綠靴雙鳳等形象的描繪,突出了女子的風采和華麗,但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被束縛和困住的感覺。
詩中還涉及到春天的結束和帶來的冷淡氣息,以及女子對愛情的痛苦和失望。作者通過描寫簾外的紅霞凝結成一片、銀釭挑盡等細節,表達了春天的消逝和女子內心的痛苦。最后的秦郎歸信更是讓女子心碎,情感達到了高潮。
整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女子內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時也表達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每個形象和場景都呼應著女子內心的情感和矛盾,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深情和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前調》通過對女子形象、春天和愛情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內心情感的感知,同時也喚起讀者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簾外冷紅成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diào
前調
hóng bì gōu.
紅臂韝。
jiān jiān lǜ xuē shuāng fèng kùn.
淺淺綠靴雙鳳困。
liǔ ruò huā yōng liǎn xīn mèn.
柳弱花慵斂新悶。
jiāo duō wú lì píng xūn lóng, yòu bào xìng yuán chūn yì jǐn
嬌多無力憑熏籠,又報杏園春意盡
chūn jǐn.
春盡。
liǎn xīn mèn.
斂新悶。
àn bàng yín píng liāo lǜ bìn.
暗傍銀屏撩綠鬢。
cuán méi bù xǔ páng rén wèn.
攢眉不許旁人問。
lián wài lěng hóng chéng zhèn.
簾外冷紅成陣。
yín gāng tiāo jǐn shuì wèi kěn.
銀釭挑盡睡未肯。
cháng duàn qín láng guī xìn.
腸斷秦郎歸信。
“簾外冷紅成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