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又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風又起”全詩
蕭條病驥。
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
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
身萬里,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
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
清愁自醉。
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
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翻譯及注釋
翻譯
雙鬢白發,星星斑斑。報國壯志落空,止不住傷心驚嘆,一生里漂泊不定,流離不安。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馬倚著槽欄,獨向暗處,默默地把當年沖天的豪氣消磨完。如今夢中也難見祖國的錦繡河山,它讓重重的煙靄、層層的云水隔斷!身離著關山萬里遠,舊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誰還記得當年在都城同良師益友們活躍的笑談?
人人都說成都繁華如錦璀璨,我卻感嘆官閑無事白天像永過不完,無聊得躺著昏昏欲睡,把柴門緊關,澆愁酒醉,把美酒一杯一杯痛飲喝干!想起這些呵,我內心的苦悶向誰訴說得完?縱然有馳向故鄉的南去船帆,可乘船歸去的日期誰能預先估算?我只能白白地、惆悵地遙看,那鱸魚鮮嫩、菰萊噴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陣一陣的秋風里隱隱出現!
注釋
①雙頭蓮:詞牌名,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或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三句三仄韻,后段十二句五仄韻。呈范至能待制:呈上給待制范成大。至能,范成大的字。待制,官名,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門下兩省,以備訪問。
②星星:形容發白。身如寄:指生活漂泊不定。
③蕭條:冷寂。病驥:病馬。
④舊社:舊日的集社。凋零:這里意為“星散”。青門:長安的東門,此指南宋都城。俊游:指昔日與朋友們美好的交游。
⑤錦里:本指成都城南錦江一帶,后人用作成都的別稱,亦稱錦城。
⑥柁(duò)、檣(qiáng):代指船只。楚柁吳檣:指回東南故鄉的下行船只。東逝:向東航行。
⑦鲙:通膾,把魚肉切細。菰(gū):菰米。膾美菰香:寫山陰的風味佳肴,用晉張翰見秋風起,思念家鄉鱸魚菰萊味美、棄官回鄉之典。事見《晉書·張翰傳》。
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賞析
范至能,即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比陸游小一歲。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九月,孝宗已即位,兩人同在臨安編類圣政所任檢討官,同事相知。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六月,范成大入蜀知成都府、權四川制置使,辟陸游為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參議官,范成大有一首詩:“余與陸務觀自圣政所分袂,每別車取五年,離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數者。”《宋史·陸游傳》說:“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這年春,陸游因病休居城西橋一帶;范成大也因病乞罷使職,公元1177年(淳熙四年)六月,離蜀還朝。范、陸在蜀,頗多酬答唱和之作,這首詞就是其中一首,當作于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秋陸游病后休官時。
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陸游五十二歲,已離開南鄭軍幕,在成都制置使司任官,后又因病和被“譏劾”而休官,有年老志不酬之感。故上片開頭三句:“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即寫此感。這種感情,正如他《病中戲書》說的:“五十忽過二,流年消壯心”,《感事》說的:“年光遲暮壯心違”。“壯心”的“消”與“違”,主要是迫于環境與疾病,故接下去即針對“病”字,說:“蕭條病驥。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這一年的詩,也屢以“病驥”自喻,如《書懷》:“摧頹已作驥伏櫪”,《松驥行》:“驥行千里亦何得,垂首伏櫪終自傷”,這一年的《書嘆》詩:“浮沉不是忘經世,后有仁人知此心。”《夏夜大醉醒后有感》詩:“欲傾天上銀河水,凈洗關中胡虜塵。那知一旦事大謬,騎驢劍閣霜毛新。卻將覆氈草檄手,小詩點綴西州春。雞鳴酒解不成寐,起坐肝膽空輪囷。”浮沉不忘經世,憂國即肝膽輪囷,可見所謂消沉,只是一時的興嘆而已。“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由在蜀轉入對故都的懷念,而“心在天山”的心跡也透露無疑,同樣也表現出作者終日憂愁,于何時才能重返前線的憤慨。另一方面,也為下文“身萬里,舊社調零,青門俊游誰記”。作一過渡。“舊社”義同故里,這里緊屬下句,似泛指舊友,不一定有結社之事,蘇軾《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寄語竹林社友,同書桂籍天倫”,亦屬泛指。“青門”,漢長安城門,借指南宋都城臨安。這三句表示此身遠客,舊友星散,但難忘以前同游交往的情興。陸游在圣政所時,與范成大、周必大等人同官,皆一時清流俊侶,念及臨安初年的舊友,都引以自豪。就如《訴衷情》說:“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南鄉子》說:“早歲入皇州,樽酒相逢盡勝流。”換頭“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又自回憶臨安轉到在蜀處境。錦城雖好,柴荊獨處;投閑無俚,以睡了時,哪能不“嘆”?“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這兩句是倒文,即此時心事,無人可以交談,只得以自醉對付清愁之意。時易境遷心事無人可付;只能是壯志未消、苦衷難言的婉轉傾訴。作者“借酒澆愁愁更愁”,酒不能消“清愁”,愁反而成醉。巧妙、曲逝地反映出作者的心態。
“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無計消愁,無人可托心事,轉而動了歸鄉之念,也屬自然。因“東歸”而想望“楚柁吳檣”,正如他《秋思》詩說的:“吳檣楚柁動歸思”,“東逝”無時,秋風又動,宦況蕭條,又不禁要想起晉人張翰的故事:“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薄羹、鱸魚膾”,遂“命駕而歸”,頓感“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更難堪的,是要學張翰還有不能,暫時只得“空悵望”而已。值得提出的是,作者的心情,不僅僅是想慕張翰。他的“思鱸”,還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詩集中《和范待制秋日書懷二首》,作于同時,不是說過“欲與眾生共安穩,秋來夢不到鱸鄉”嗎?陸游是志士而非隱士,他的說“隱”,常宜從反面看。這也曲折反映出作者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無奈心情、欲罷而又不甘心。因兩種矛盾心情,遂發出“空悵望”的感嘆。才有“思鱸”的痛苦的念頭。
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秋天,詩人在成都范成大府中為官時,因感到壯志成空,北伐大業遙遙無期,現任官職又十分閑散無聊,遂沉湎詩酒,狂放不羈,故而想向老朋友傾訴心里話,寫下了這首詩。“秋風又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óu lián chéng fàn zhì néng dài zhì
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
huá bìn xīng xīng, jīng zhuàng zhì chéng xū, cǐ shēn rú jì.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
xiāo tiáo bìng jì.
蕭條病驥。
xiàng àn lǐ xiāo jǐn dāng nián háo qì.
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
mèng duàn gù guó shān chuān, gé chóng chóng yān shuǐ.
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
shēn wàn lǐ, jiù shè diāo líng, qīng mén jùn yóu shuí jì?
身萬里,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
jǐn dào jǐn lǐ fán huá, tàn guān xián zhòu yǒng, chái jīng tiān shuì.
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
qīng chóu zì zuì.
清愁自醉。
niàn cǐ jì fù yǔ hé rén xīn shì.
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
zòng yǒu chǔ duò wú qiáng, zhī hé shí dōng shì? kōng chàng wàng, kuài měi gū xiāng, qiū fēng yòu qǐ.
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
“秋風又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