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袖來迎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舉袖來迎我”全詩
小庵虛室團團白。
庵在小山頭。
從來少客游。
道人方打坐。
舉袖來迎我。
問我此來因。
拈花與道人。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呂勝己)
[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從張栻、朱熹講學。工漢隸。父呂祉,紹興七年(1147)于淮西兵變死后,敕葬于邵武,勝己因家焉。從朱熹講學。仕為湖南干官,歷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罷。罷官后至長沙,有《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詞。官至朝請大夫。
《菩薩蠻(題蓮花庵)》呂勝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題蓮花庵)》是宋代呂勝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嶺猿嘯罷千山碧。
小庵虛室團團白。
庵在小山頭。
從來少客游。
道人方打坐。
舉袖來迎我。
問我此來因。
拈花與道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僻靜的小庵,詩人來到這里與一位道人交流。詩人在山中聽到嶺上猿猴的嘯叫聲,感嘆著山青水綠的美景。小庵整潔而空曠,白墻圍繞,靜謐寧靜。詩人指出這個小庵坐落在小山的頂上,很少有客人來訪。道人正在打坐,但他看到詩人的到來,舉起袖子迎接。道人向詩人詢問他來此的原因,而詩人只是拿起一朵花來與道人共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深山中的小庵,表現了山林的寧靜和僻靜之美。詩人通過描寫嶺上猿猴的嘯叫聲和千山碧綠的景色,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和生機。小庵雖然孤寂,但卻潔凈寧靜,給人一種清靜的感覺。詩人與道人的相遇,展示了一種超越言語的默契和心靈的交流。道人的舉袖迎接表達出友善和喜悅之情,而詩人只是拈起一朵花來,形成了一種心與心的默契。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詞句展示了自然山水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使人感嘆大自然和人文之美。
“舉袖來迎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tí lián huā ān
菩薩蠻(題蓮花庵)
lǐng yuán xiào bà qiān shān bì.
嶺猿嘯罷千山碧。
xiǎo ān xū shì tuán tuán bái.
小庵虛室團團白。
ān zài xiǎo shān tóu.
庵在小山頭。
cóng lái shǎo kè yóu.
從來少客游。
dào rén fāng dǎ zuò.
道人方打坐。
jǔ xiù lái yíng wǒ.
舉袖來迎我。
wèn wǒ cǐ lái yīn.
問我此來因。
niān huā yǔ dào rén.
拈花與道人。
“舉袖來迎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