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勞秉華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勞秉華燭”出自唐代孫逖的《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wú láo bǐng huá zhú,詩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無勞秉華燭”全詩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
聞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闌。
行游晝不厭,風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轉,梅香暗里殘。
無勞秉華燭,清月在南端。
行游晝不厭,風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轉,梅香暗里殘。
無勞秉華燭,清月在南端。
分類:
作者簡介(孫逖)
孫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學家,今東昌府區沙鎮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職。有作品《宿云門寺閣》《贈尚書右仆射》《晦日湖塘》等傳世。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孫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
聽說清明節快到了,春天的庭院在傍晚向晚時分。白天行走游玩不會感到厭倦,夜晚的風物更宜欣賞。北斗柄已開始轉動,梅花香氣在暗中殘留。無需點亮華麗的宮燈,明亮的月亮在南方的天際上。
詩意:這首詩寫的是唐代詩人孫逖與崔使君和常州園林寒食夜的閑情雅趣。孫逖以清明節前的春夜為背景,描繪了在傍晚時分游玩庭院,感受春夜風物的美景。詩人通過寫月亮的位置、北斗柄的轉動和梅花的香氣等細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景致的欣賞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賞析:這首詩構思巧妙,描寫細膩。詩人通過對春夜風物和月亮位置的描繪,展現出清新、寧靜的意境。整篇詩情境轉換自然流暢,從晝游到夜觀,既有流連忘返的喜悅,又有對時光流轉的深沉思考。通過這首詩,詩人傳遞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讓讀者通過文字感受到春夜的美好和人生短暫的哲理。
“無勞秉華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áng zhōu cuī shǐ jūn hán shí yè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
wén dào qīng míng jìn, chūn tíng xiàng xī lán.
聞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闌。
xíng yóu zhòu bù yàn, fēng wù yè yí kàn.
行游晝不厭,風物夜宜看。
dǒu bǐng gèng chū zhuǎn, méi xiāng àn lǐ cán.
斗柄更初轉,梅香暗里殘。
wú láo bǐng huá zhú, qīng yuè zài nán duān.
無勞秉華燭,清月在南端。
“無勞秉華燭”平仄韻腳
拼音:wú láo bǐng huá zhú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無勞秉華燭”的相關詩句
“無勞秉華燭”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無勞秉華燭”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無勞秉華燭”出自孫逖的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