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流何處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流何處去”全詩
平林新綠春光老。
休去倚闌干。
飛紅不忍看。
東流何處去。
便是歸舟路。
芳草外斜陽。
行人更斷腸。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菩薩蠻》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邊春景,以及行人離別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隔江一帶春山好。
遠離江面,那邊的春山景色多么美好。
平林新綠春光老。
平坦的林地上,新綠的草木春光已經歷久彌新。
休去倚闌干。
不要再倚在欄桿上遙望了。
飛紅不忍看。
飛舞的紅花,我不忍心再去看了。
東流何處去。
東流的江水流向何方?
便是歸舟路。
那一定是回舟的路。
芳草外斜陽。
芳草如茵之外,夕陽斜斜地西下。
行人更斷腸。
行人的離別更加傷感。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江邊春山的美麗景象,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通過描述行人離別的情景,抒發了深深的離愁別緒,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傷感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情的悲涼,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的手法,營造出一種意境。在讀這首詩詞時,讀者可以感受到春山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能感受到行人離別的寂寥和傷感。這種對自然景色和人情的交融,使得詩詞更具有生動感和共鳴力。通過閱讀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沉浸于詩人的感慨之中,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東流何處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gé jiāng yí dài chūn shān hǎo.
隔江一帶春山好。
píng lín xīn lǜ chūn guāng lǎo.
平林新綠春光老。
xiū qù yǐ lán gān.
休去倚闌干。
fēi hóng bù rěn kàn.
飛紅不忍看。
dōng liú hé chǔ qù.
東流何處去。
biàn shì guī zhōu lù.
便是歸舟路。
fāng cǎo wài xié yáng.
芳草外斜陽。
xíng rén gèng duàn cháng.
行人更斷腸。
“東流何處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