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憐朝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分憐朝鏡”全詩
梅影又橫窗,不見江南信。
無心換夕香,有分憐朝鏡。
不怕瘦棱棱,只怕梅開盡。
作者簡介(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游臨安,陸游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余頃歲游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凄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生查子》程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生查子》是宋代詩人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時間記得與郎別離的時刻,月亮淡淡地映照著梅花的倩影。梅花的影子又橫在窗戶上,看不到江南的消息。無心改變夕陽的香氣,只有份憐惜朝陽的鏡子。不怕瘦弱纖細,只怕梅花開盡了。
詩意:
《生查子》描繪了一種離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詩人用梅花的形象象征著離別和時光的變遷,通過描繪梅花的倩影和描寫自然景物,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對江南鄉愁的思念。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以及對梅花凋零的擔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梅花倩影和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的感慨。詩人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在詩中,詩人將月亮、梅花和窗戶等景物巧妙地相互映照,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凄美的氛圍。
詩中的“長記別郎時”表達了詩人對與愛人長時間別離的記憶,強調了對離別的深刻感受。詩人提到“不見江南信”,表達了他對江南的思念,江南在文化上被賦予了濃厚的情感色彩,代表著詩人渴望的故鄉和美好的回憶。
詩中的“無心換夕香,有分憐朝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詩人不愿意改變夕陽的香氣,希望保留美好時光的回憶,同時他也憐憫朝陽的鏡子,意味著他對將來的擔憂和對光陰易逝的憂傷。
詩的最后兩句“不怕瘦棱棱,只怕梅開盡”表達了詩人對梅花凋零的擔憂。梅花作為冬季的代表花卉,雖然傲雪凌霜,但它的花期短暫,開花后很快凋謝。詩人通過這兩句話,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短暫生命的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和感慨,展現出濃郁的離愁別緒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有分憐朝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生查子
zhǎng jì bié láng shí, yuè dàn méi huā yǐng.
長記別郎時,月淡梅花影。
méi yǐng yòu héng chuāng, bú jiàn jiāng nán xìn.
梅影又橫窗,不見江南信。
wú xīn huàn xī xiāng, yǒu fèn lián cháo jìng.
無心換夕香,有分憐朝鏡。
bù pà shòu léng léng, zhǐ pà méi kāi jǐn.
不怕瘦棱棱,只怕梅開盡。
“有分憐朝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