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夜一尊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后夜一尊何處”全詩
別離中。
愁見拍天滄水、攪天風。
留不住。
終須去。
莫匆匆。
后夜一尊何處、與誰同。
分類: 烏夜啼
作者簡介(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詞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填詞常用俚俗之語,狀寫男女情愛。仕途不順,不羨富貴,隱居于丘壑之間。 石孝友著有《金谷遺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一卷,明《唐宋名賢百家詞》本作《金谷詞》,不分卷。有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全宋詞》據毛□校汲古閣本收錄。
《烏夜啼》石孝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烏夜啼》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石孝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瀟湘雨打船篷。
別離中。
愁見拍天滄水、攪天風。
留不住。
終須去。
莫匆匆。
后夜一尊何處、與誰同。
詩意:
《烏夜啼》描繪了一幅別離的情景,以風雨夜晚為背景,表達了離別之苦和不舍之情。在悲愁的氛圍中,詩人感嘆雨水打擊著天空和海水,風吹亂了天空,這些景象更加凸顯了離別的痛苦。然而,無論如何挽留,離別終將不可避免,詩人勸告自己不要匆匆離去。詩末,詩人思念的對象如同一盞孤燈在深夜中,詩人不知道他(她)現在在何處,與誰相伴。
賞析:
《烏夜啼》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痛,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糾結和思念。詩中通過描繪悲涼的自然景象,如雨打船篷、拍天滄水、攪天風,將自然的傷感與人事的離別相結合,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和深度。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不舍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雖然他勸告自己不要匆匆離去,但最終的離別還是無法避免,給人一種深深的傷感和思索。詩末的孤燈象征著詩人的思念之情,也表達了他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展現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一種幽怨、凄涼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體現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風格和情感表達。
“后夜一尊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yè tí
烏夜啼
xiāo xiāng yǔ dǎ chuán péng.
瀟湘雨打船篷。
bié lí zhōng.
別離中。
chóu jiàn pāi tiān cāng shuǐ jiǎo tiān fēng.
愁見拍天滄水、攪天風。
liú bú zhù.
留不住。
zhōng xū qù.
終須去。
mò cōng cōng.
莫匆匆。
hòu yè yī zūn hé chǔ yǔ shuí tóng.
后夜一尊何處、與誰同。
“后夜一尊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