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玉奴橫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傍玉奴橫笛”全詩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橫笛。
月華如水過林塘,花陰弄苔石。
欲向夢中飛蝶,恐幽香難覓。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陳亮)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好事近·詠梅翻譯
煙靄濃,暮色蒼,幾枝疏梅分外亮。清瘦的枝條探過屋檐,把吹笛的美人輕輕依傍。石苔上花影婆娑,月華如水映照著林塘。想化作夢蝶向花飛去,又怕難覓她的幽香!
好事近·詠梅賞析
詞的上片,作者用凝煉的畫筆,似乎毫不經意地就點染出屋角檐下那兩三枝每天都見到但并未留心過的梅的綽約風姿。“的皪兩三枝,點破暮煙蒼碧”,“的皪”,用這兩字點出梅花的秀潔,但也只有兩三枝,故并不顯得繁艷。而在“蒼碧”的暮煙襯托下,卻還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點破”二字,以示不凡。作者筆下沒有給讀者一個鮮花錦簇的熱烈畫面,而只以“兩三枝”相點綴,似乎顯得冷清。這是因為梅開于冬春之際,這使它與姹紫嫣紅的春花不同,它的開放,要經受一番與嚴寒的搏斗。梅以虬勁的枝干和甚至顯得稀疏的花朵,在萬卉凋零的嚴寒中向世界顯示了它獨出的英姿,這孤傲給人以特殊的美感。人們折梅或畫梅,往往只取一兩枝,正不以繁華似錦為美。因此,詞中“的皪兩三枝”確是恰到好處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給人以“點破”“暮煙蒼碧”的感覺。接下來,詞人用帶有主觀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使這梅介入人事,并賦予它以情感。
詞的下片更以抒情為主。換頭兩句不僅有承轉作用,而且極力渲染夜色,造成一種優美靜謐的境界,為寫朦朧夢境創造條件。然后,作者別出心裁地以夢中化蝶、追蹤香跡抒發自己對梅的喜愛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續以“恐幽香難覓”一句為結,卻言夢中雖可化蝶穿花,卻因無法再尋覓到梅的幽香而若有所失,寫出愛梅人對梅可見而不可及的微妙心理。如此虛虛實實、或夢或醒,既真切而又光怪陸離,把這梅的品格和詞人的心境交織在一起來寫,表達得曲折盡意,饒有余味。
“傍玉奴橫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yǒng méi
好事近·詠梅
de lì liǎng sān zhī, diǎn pò mù yān cāng bì.
的皪兩三枝,點破暮煙蒼碧。
hǎo zài wū yán xié rù, bàng yù nú héng dí.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橫笛。
yuè huá rú shuǐ guò lín táng, huā yīn nòng tái shí.
月華如水過林塘,花陰弄苔石。
yù xiàng mèng zhōng fēi dié, kǒng yōu xiāng nán mì.
欲向夢中飛蝶,恐幽香難覓。
“傍玉奴橫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