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撲清香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撲撲清香滿”全詩
袖羅輕轉。
玉腕回春暖
韻處無多,只惱人腸斷。
詞將半。
近前相勸。
撲撲清香滿。
作者簡介(楊炎正)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點絳唇》楊炎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炎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邂逅開尊,眼中有個人纖軟。
袖羅輕轉,玉腕回春暖韻處無多,
只惱人腸斷。
詞將半,近前相勸,撲撲清香滿。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邂逅的場景,詩人遇到了一個嬌柔的女子,對她的美麗和溫柔心生羨慕之情。女子輕輕地轉動著袖羅,手腕上的玉鐲隨之搖曳,散發著春天般的溫暖氣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詩人只能感到自己的心思被這份美麗所困擾,令他的心腸斷絕。他試圖寫出這份思念之情,但詞句只能寫到一半,于是他走近女子,試圖勸解自己。女子身上散發出的清香彌漫開來,充滿了四周的空氣。
賞析:
《點絳唇》通過細膩而含蓄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邂逅女子的深深眷戀之情。詩中運用了對女子的細致觀察和精準的描摹,如袖羅的輕轉、玉腕回春等,展現了女子柔美的形象。同時,通過“只惱人腸斷”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情感的困擾和無奈。詩人用“詞將半”來形容自己寫不出完整的詞句,彰顯了他內心的焦慮和無力。最后,女子身上的清香撲鼻,給人以愉悅和感動,也暗示了這種美好的邂逅只能停留在詩詞中,無法得到實質的回應。
這首詩詞以流暢的詞語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宋代詩詞的特色。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傳遞了作者對美和情感的感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內心情感的流露。
“撲撲清香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xiè hòu kāi zūn, yǎn zhōng yǒu gè rén xiān ruǎn.
邂逅開尊,眼中有個人纖軟。
xiù luó qīng zhuǎn.
袖羅輕轉。
yù wàn huí chūn nuǎn
玉腕回春暖
yùn chù wú duō, zhǐ nǎo rén cháng duàn.
韻處無多,只惱人腸斷。
cí jiāng bàn.
詞將半。
jìn qián xiāng quàn.
近前相勸。
pū pū qīng xiāng mǎn.
撲撲清香滿。
“撲撲清香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