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舞困春無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垂楊舞困春無力”全詩
垂楊舞困春無力。
春無力。
落紅不管,杏花狼籍。
斷腸芳草萋萋碧。
新來怪底相思極。
相思極。
冷煙池館,又將寒食。
分類:
作者簡介(楊炎正)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秦樓月》楊炎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秦樓月》是宋代楊炎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寂。垂楊舞困春無力。
春無力。落紅不管,杏花狼籍。
斷腸芳草萋萋碧。
新來怪底相思極。相思極。
冷煙池館,又將寒食。
詩意和賞析:
《秦樓月》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和對逝去春光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東風寂”,這里的東風可能指的是春風,而“寂”則表明春風的凋敝,沒有了往昔的生機和活力。垂下的楊柳舞動,卻顯得無力和沉悶。
接下來的句子“春無力。落紅不管,杏花狼籍。”進一步強調了春天的凄涼景象。春天原本是萬物復蘇、繁花盛開的季節,然而此時的春天卻無力綻放,紅花落地,杏花凋謝,處處一片狼藉。
詩中的“斷腸芳草萋萋碧”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傷痛和憂愁之情。這里的“斷腸”意味著心碎,而“萋萋碧”則描繪了草地的青翠和茂盛。相思之苦使得詩人的心如同這茂密的青草一般郁郁蔥蔥。
接著,“新來怪底相思極。相思極。”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相思之苦的深深愁緒。他感到這相思之苦異常奇特而極度深沉,情感之重難以言表。
最后一句“冷煙池館,又將寒食。”則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寒食節日。冷煙池館是指寒食時寂寥冷清的園林,這里傳遞出寒食節日的凄涼氛圍,進一步強化了整首詩的憂傷意境。
《秦樓月》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通過描繪春天的凋敝和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相思之苦,展現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命脆弱短暫的感悟。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情世態的深沉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給人一種憂傷而美麗的藝術享受。
“垂楊舞困春無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lóu yuè
秦樓月
dōng fēng jì.
東風寂。
chuí yáng wǔ kùn chūn wú lì.
垂楊舞困春無力。
chūn wú lì.
春無力。
luò hóng bù guǎn, xìng huā láng jí.
落紅不管,杏花狼籍。
duàn cháng fāng cǎo qī qī bì.
斷腸芳草萋萋碧。
xīn lái guài dǐ xiāng sī jí.
新來怪底相思極。
xiāng sī jí.
相思極。
lěng yān chí guǎn, yòu jiāng hán shí.
冷煙池館,又將寒食。
“垂楊舞困春無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