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朵芙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朵芙蕖”全詩
謝家池沼。
秋景偏宜少。
氣挾清霜,似把群花小。
秋風裊。
湘君來了。
一曲煙波渺。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點絳唇》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數朵芙蕖,嫣然一笑凌清曉。
謝家池沼。秋景偏宜少。
氣挾清霜,似把群花小。
秋風裊。湘君來了。
一曲煙波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色,以及其中一位美麗的女子。詩中提到了謝家的池塘,秋天的景色宜少,空氣中帶有清寒的霜氣。作者形容這位女子如同清霜一樣,將群花相比顯得更加嬌小。秋風輕柔,湘君(指楚國的美女)仿佛降臨了這個地方。整首詩給人一種幽靜、清新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女子的美麗和與自然的融合。
賞析:
《點絳唇》通過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色和其中的女子形象,以及她和自然環境的互動。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邃。通過描述清霜、群花、秋風和湘君等元素,詩人創造了一幅優美的畫面,表達了對自然美和女子美的贊美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流暢的語言,給人一種靜謐、優雅的感覺,讀起來令人心曠神怡。
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示了宋代詩人的藝術追求和審美趣味。宋代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鼎盛時期,以細膩、婉約的詩風著稱。《點絳唇》體現了這種文化特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女子的塑造,呈現出一種雅致、清新的美感,展示了宋代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總之,汪莘的《點絳唇》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練的語言,展示了秋天的美景和美麗女子的形象,傳達了對自然和美的贊美之情。這首詩詞在形式上與宋代的文化藝術風格相契合,同時也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數朵芙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shù duǒ fú qú, yān rán yī xiào líng qīng xiǎo.
數朵芙蕖,嫣然一笑凌清曉。
xiè jiā chí zhǎo.
謝家池沼。
qiū jǐng piān yí shǎo.
秋景偏宜少。
qì xié qīng shuāng, shì bǎ qún huā xiǎo.
氣挾清霜,似把群花小。
qiū fēng niǎo.
秋風裊。
xiāng jūn lái le.
湘君來了。
yī qǔ yān bō miǎo.
一曲煙波渺。
“數朵芙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