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桃邊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向桃邊睹”全詩
小園行處。
雙蝶相隨至。
恰向梅邊,又向桃邊睹。
孜孜地。
訪蘭尋蕙。
誰會幽人意。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點絳唇》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宋代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曉角霜天,晝簾卻是春天氣。
小園行處,雙蝶相隨至。
恰向梅邊,又向桃邊睹。
孜孜地,訪蘭尋蕙。
誰會幽人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早晨景象,以及詩人對花卉的賞心悅目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描繪了一個寒冷的清晨,天空有霜,但白晝的簾幕卻洋溢著春天的氣息。這種對比給人一種朝霞熹微、春寒料峭的感覺,也展示了春天即將到來的跡象。
接著,詩人將場景轉移到一個小園子里。他看到兩只蝴蝶相互追逐飛舞,來到梅花旁邊,又轉向桃花邊上。這幅畫面生動地展示了春天的蓬勃生機和花朵的美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花卉的熱愛和追求。他孜孜不倦地尋找蘭草和蕙草,這些都是古代文人所喜愛的花卉。通過這種追求花卉的情感,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富有生機和美麗的春天景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對花卉的描寫和追求,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幽居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事物的熱愛。
“又向桃邊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xiǎo jiǎo shuāng tiān, zhòu lián què shì chūn tiān qì.
曉角霜天,晝簾卻是春天氣。
xiǎo yuán xíng chǔ.
小園行處。
shuāng dié xiāng suí zhì.
雙蝶相隨至。
qià xiàng méi biān, yòu xiàng táo biān dǔ.
恰向梅邊,又向桃邊睹。
zī zī dì.
孜孜地。
fǎng lán xún huì.
訪蘭尋蕙。
shuí huì yōu rén yì.
誰會幽人意。
“又向桃邊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