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應嗔賦玉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應嗔賦玉井”全詩
俯鑒窺紅影。
萬綠森相衛,西風靜、不放冷。
侵曉鷗夢穩。
非塵境。
棹月香千頃。
錦機靚。
亭亭不語,多應嗔賦玉井。
西湖游子,慣識雨愁煙恨。
只恐吳娃暗折贈。
耿耿。
柔絲容易縈損。
分類:
作者簡介(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隔浦蓮(荷花)》史達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隔浦蓮(荷花)》是宋代詩人史達祖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洛神(即美麗的女子)醉倒在湖畔,周圍的景色和氛圍。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洛神一醉未醒。
俯照窺紅影。
萬綠森相衛,
西風靜,不放冷。
侵曉鷗夢穩。
非塵境。
棹月香千頃。
錦機靚。
亭亭不語,
多應嗔賦玉井。
西湖游子,
慣識雨愁煙恨。
只恐吳娃暗折贈。
耿耿。
柔絲容易縈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洛神醉臥在湖畔為中心,通過對周圍景色和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和對游子離愁別緒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洛神還未從醉酒中清醒過來,她倒在湖邊,低頭凝視著倒映在水中的紅色花影。萬綠森相衛,形容荷葉茂盛,像是圍繞著洛神,形成了一道綠色的屏障。西風靜謐,不再帶來寒意。
清晨的時候,湖畔的鷗鳥沉睡得很安穩,它們的夢境不受干擾。作者用“非塵境”來形容這個寧靜美好的場景,意味著這里是一個超脫塵世的境界。
接著,詩中出現了“棹月香千頃”,形容湖上的月光如同香氣一樣擴散開來,形成了一片美麗的景象。錦機靚,形容湖面上的紋理猶如織錦一般,十分美麗。
洛神雖然美麗,但她卻沉默寡言,不和任何人交流,因此多應該生氣地寫作了《玉井賦》,以此來發泄怨氣。這里的“玉井”指的是《玉井記》中的玉井泉,這是一個傳說中的泉水,用來形容洛神厭惡詩文。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西湖游子的思念之情。這些游子習慣了雨天的憂愁和煙霧的恨意。作者擔心吳娃(古代美女的別稱)會偷偷折下湖邊的花朵送給他,這樣的情景使他憂心忡忡。最后一句“柔絲容易縈損”表達了作者對柔弱女子在世間遭受損傷的擔憂和同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描寫洛神醉倒在湖畔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謳歌和對離愁別緒的深情思念,展現了宋代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多應嗔賦玉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é pǔ lián hé huā
隔浦蓮(荷花)
luò shén yī zuì wèi xǐng.
洛神一醉未醒。
fǔ jiàn kuī hóng yǐng.
俯鑒窺紅影。
wàn lǜ sēn xiāng wèi, xī fēng jìng bù fàng lěng.
萬綠森相衛,西風靜、不放冷。
qīn xiǎo ōu mèng wěn.
侵曉鷗夢穩。
fēi chén jìng.
非塵境。
zhào yuè xiāng qiān qǐng.
棹月香千頃。
jǐn jī jìng.
錦機靚。
tíng tíng bù yǔ, duō yīng chēn fù yù jǐng.
亭亭不語,多應嗔賦玉井。
xī hú yóu zǐ, guàn shí yǔ chóu yān hèn.
西湖游子,慣識雨愁煙恨。
zhǐ kǒng wú wá àn zhé zèng.
只恐吳娃暗折贈。
gěng gěng.
耿耿。
róu sī róng yì yíng sǔn.
柔絲容易縈損。
“多應嗔賦玉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