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舞前溪歌白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對舞前溪歌白纻”全詩
九江楓樹幾回青,一片揚州五湖白。
揚州時有下江兵,蘭陵鎮前吹笛聲。
夜火人歸富春郭,秋風鶴唳石頭城。
周郎陸弟為儔侶,對舞前溪歌白纻。
曲幾書留小史家,草堂棋賭山陰野。
衣冠若話外臺臣,先數夫君席上珍。
更聞臺閣求三語,遙想風流第一人。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同崔傅答賢弟》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崔傅答賢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洛陽是才子的故鄉,而我是客居姑蘇(即蘇州)。桂苑之地與我非同一方,不是故鄉的熟悉街巷。
九江的楓樹經歷了幾次的青蔥,而泛舟在揚州的五湖之間卻只見白茫茫一片。
揚州常有下江的士兵,他們在蘭陵鎮前吹奏著笛聲。夜晚,火光映照著人們歸去的路,顯得富春郭(地名)更加繁華。秋風中傳來鶴唳的聲音,回響在石頭城(地名)上。
周郎和陸弟是宛如知己的朋友,他們在溪水邊共舞,唱著白纻(指染白的藍色絹布)歌曲。曲幾上書留著小史家(指留宿的客人)的信息,草堂上下著象棋,山陰野地的景色一覽無余。
衣冠如此,仿佛在講述中朝臺臣們之間的閑話。他們為夫君數位珍貴的宴席。更有傳聞說臺閣中尋求三言兩語的風雅之言,遙想起他風流如何,可稱得上第一人。
這首詩詞以王維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揚州的風景和人物,表達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家鄉的深情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融入了王維一貫的閑適心境和旅游心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示了他對客居生活的感悟和對家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平和自然,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對家鄉、友誼和風雅之事的懷念和向往,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風格特點。
“對舞前溪歌白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cuī fù dá xián dì
同崔傅答賢弟
luò yáng cái zǐ gū sū kè, guì yuàn shū fēi gù xiāng mò.
洛陽才子姑蘇客,桂苑殊非故鄉陌。
jiǔ jiāng fēng shù jǐ huí qīng,
九江楓樹幾回青,
yī piàn yáng zhōu wǔ hú bái.
一片揚州五湖白。
yáng zhōu shí yǒu xià jiāng bīng, lán líng zhèn qián chuī dí shēng.
揚州時有下江兵,蘭陵鎮前吹笛聲。
yè huǒ rén guī fù chūn guō, qiū fēng hè lì shí tou chéng.
夜火人歸富春郭,秋風鶴唳石頭城。
zhōu láng lù dì wèi chóu lǚ,
周郎陸弟為儔侶,
duì wǔ qián xī gē bái zhù.
對舞前溪歌白纻。
qū jǐ shū liú xiǎo shǐ jiā, cǎo táng qí dǔ shān yīn yě.
曲幾書留小史家,草堂棋賭山陰野。
yì guān ruò huà wài tái chén, xiān shù fū jūn xí shàng zhēn.
衣冠若話外臺臣,先數夫君席上珍。
gèng wén tái gé qiú sān yǔ,
更聞臺閣求三語,
yáo xiǎng fēng liú dì yī rén.
遙想風流第一人。
“對舞前溪歌白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