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飛鶯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飛鶯囀”全詩
又何須、珠_絡臂,琵琶遮面。
賓主一時詞翰手,倏忽龍蛇滿案。
傳寫處、塵飛鶯囀。
但得時平魚稻熟,這腐儒、不用青精飯。
陰霧掃,霽華見。
使君償了豐年愿。
便從今、也無敲撲,也無廚傳。
試拂籠紗看壁記,幾個標名渠觀。
想九牧、聞風爭羨。
此老飽知民疾苦,早歸來、載筆薰風殿。
詩有諷,賦無勸。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賀新郎(郡宴和韻)》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賀新郎(郡宴和韻)》。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草草的池亭宴會。何必再用珠寶來裝飾新郎的臂膀,琵琶遮住了他的面龐。賓主們紛紛拿起筆寫詞,猶如龍蛇在案上迅速蜿蜒。紙上的文字傳遞出的信息,塵土飛揚,鳥兒歌唱。只要時光平穩,魚兒成熟,這些腐朽的儒家學者也不需要青精飯來供養。陰霧被掃除,霽光照見。使君實現了豐收的心愿。從此以后,不再有敲擊的聲音,也不再有廚房傳遞的聲音。試著拂去籠紗,看看壁上的歷史記載,有幾個名字可以被人們稱道。聽說九牧之地,聞到了風聲爭相贊嘆。這位老者深知民眾的痛苦,早早地回到了家中,帶著筆墨彌漫著風殿。這首詩有諷刺之意,賦詩卻沒有勸誡之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一個宴會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宴會中各種細節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時光平穩、國家安定、民眾安康的美好愿望,同時也對腐朽的儒家學者進行了諷刺。
首先,詩中描繪了宴會的熱鬧場面。賓主之間互相交流,紛紛拿起筆寫詞,形成一幅繁忙的畫面。龍蛇滿案的描述,生動地表現了詩會的熱烈氛圍。
然后,詩中出現了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諷刺態度。作者提到了新郎臂膀上的珠寶和遮住面龐的琵琶,暗示了一種虛華的裝飾,暗指儒家學者追求名利和虛榮的現象。而作者則認為,只要有時光平穩、國家安定、民眾安康,這些儒家學者就不再需要靠虛華來維持自己的地位。
后半部分的描述則突出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反思。陰霧被掃除,霽光照見,使君償了豐年愿,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望。而使君回家后,對壁上的歷史記載進行觀看,標名渠觀,再現了歷史的輝煌和名人的風采。對九牧之地的稱贊和老者對民眾疾苦的了解,則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的關懷和對民眾幸福的期盼。
整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安定、國家繁榮和民眾幸福的向往。同時也對腐朽的學者進行了批判,呼吁更加關注實際問題和民眾的疾苦,以實現國家的真正繁榮。整體而言,這首詩既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又通過諷刺的手法提醒人們不要被虛華所迷惑,應當注重實質和人民的福祉。
“塵飛鶯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xīn láng jùn yàn hé yùn
賀新郎(郡宴和韻)
cǎo cǎo chí tíng yàn.
草草池亭宴。
yòu hé xū zhū luò bì, pí pá zhē miàn.
又何須、珠_絡臂,琵琶遮面。
bīn zhǔ yī shí cí hàn shǒu, shū hū lóng shé mǎn àn.
賓主一時詞翰手,倏忽龍蛇滿案。
chuán xiě chù chén fēi yīng zhuàn.
傳寫處、塵飛鶯囀。
dàn de shí píng yú dào shú, zhè fǔ rú bù yòng qīng jīng fàn.
但得時平魚稻熟,這腐儒、不用青精飯。
yīn wù sǎo, jì huá jiàn.
陰霧掃,霽華見。
shǐ jūn cháng le fēng nián yuàn.
使君償了豐年愿。
biàn cóng jīn yě wú qiāo pū, yě wú chú chuán.
便從今、也無敲撲,也無廚傳。
shì fú lóng shā kàn bì jì, jǐ gè biāo míng qú guān.
試拂籠紗看壁記,幾個標名渠觀。
xiǎng jiǔ mù wén fēng zhēng xiàn.
想九牧、聞風爭羨。
cǐ lǎo bǎo zhī mín jí kǔ, zǎo guī lái zài bǐ xūn fēng diàn.
此老飽知民疾苦,早歸來、載筆薰風殿。
shī yǒu fěng, fù wú quàn.
詩有諷,賦無勸。
“塵飛鶯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