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華子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下華子岡”全詩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輞川集》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輞川集·華子岡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中文譯文:
飛鳥飛翔無盡頭,群山連綿秋色婉約。
華子岡高高低低延綿,我心中的憂愁何其深遠。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為主題。詩人通過描繪飛鳥不斷飛翔,山脈連綿起伏,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美景。然而在這壯麗景色的背后,詩人心中卻油然而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傷。詩中不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也反映了他對人事滄桑的思索和悲涼情懷。
賞析:
詩的前兩句“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通過寫動態的飛鳥和靜態的山景,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的獨特描繪。飛鳥象征了生命的無窮無盡,而連綿的山脈則表現出歲月更迭的情懷。接下來的兩句“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則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華子岡是一座高低不平的山,它凸顯了詩人內心悲傷的復雜情感。詩人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感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以及自己的心緒萬千。整首詩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又流露出了對人世之感慨和憂傷。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景物描繪和感情表達,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哲理相結合,讓讀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悲歡。詩的格調淡雅,意境深遠,展現了王維獨特的詩境和內心世界。
“上下華子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g chuān jí
輞川集
fēi niǎo qù bù qióng, lián shān fù qiū sè.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shàng xià huá zi gāng, chóu chàng qíng hé jí.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上下華子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