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綴園林新景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裝綴園林新景物”全詩
不須惆悵怨春華。
裝綴園林新景物,推敲風月舊情懷。
也饒浪蕊與浮葩。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浣溪沙(再用韻)》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再用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棠已綻牡丹芽,
猶有東君向上花。
不須惆悵怨春華。
裝綴園林新景物,
推敲風月舊情懷。
也饒浪蕊與浮葩。
中文譯文:
海棠已經綻放牡丹芽,
而東君的花還在向上開放。
不必憂愁抱怨春花的短暫。
裝點園林新的景物,
思索風月舊的情懷。
即使有浪花和浮萍,也是足夠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海棠和牡丹為主題,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首句描述了海棠已經綻放出牡丹的芽苞,而東君的花(指牡丹)還在向上開放,暗示著春天的生機和生命的延續。作者通過對花朵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力的謳歌和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一種豁達的心態。作者說不必憂愁抱怨春花的短暫,意味著他并不為物事的變遷而傷感,而是希望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他通過“裝綴園林新景物”來形容自然界的變化,而“推敲風月舊情懷”則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情感的思索。
最后一句“也饒浪蕊與浮葩”則是一種寬容和包容的態度。浪蕊和浮萍是花草中不穩定、易于飄蕩的形象,作者表示即使有這些不穩定的存在,也能容忍并欣賞它們的美麗。
整首詩詞以花卉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并借此表達了一種豁達、開放和寬容的心態。同時,通過對新舊事物的對比,也映照出人生的變幻和永恒的主題。
“裝綴園林新景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zài yòng yùn
浣溪沙(再用韻)
hǎi táng yǐ zhàn mǔ dān yá, yóu yǒu dōng jūn xiàng shàng huā.
海棠已綻牡丹芽,猶有東君向上花。
bù xū chóu chàng yuàn chūn huá.
不須惆悵怨春華。
zhuāng zhuì yuán lín xīn jǐng wù, tuī qiāo fēng yuè jiù qíng huái.
裝綴園林新景物,推敲風月舊情懷。
yě ráo làng ruǐ yǔ fú pā.
也饒浪蕊與浮葩。
“裝綴園林新景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