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外數聲啼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簾外數聲啼鳥”全詩
簾外數聲啼鳥。
有約不來春夢杳。
瑣窗微弄曉。
江上殘梅未掃。
葉底芳桃紅小。
天遠斷云塵不到。
過春還草草。
分類: 謁金門
《謁金門》趙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是宋代趙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晴天的意境早已到來,
簾外傳來幾聲鳥兒的啼鳴。
有約定卻無法實現,春夢難以捉摸。
瑣窗微微露出曙光,
江上的殘梅還未清掃。
樹葉底下盛開著粉紅的桃花,
天空遙遠,云塵無法到達。
匆匆度過了春天,
又開始草草地度過了一年。
詩意:
《謁金門》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早晨景象。詩人觀察到窗外的晴朗天氣,聽到了幾只鳥兒的清脆鳴叫聲。然而,盡管有美好的約定,春天的夢想卻難以實現,無法捕捉到春天的真實感受。詩中提到的殘梅和盛開的桃花,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但殘梅尚未清掃,桃花雖美但只是片刻的短暫。整首詩以遠離塵囂的景象和難以捉摸的春夢,表達了時光的匆匆流逝和生活的草草度過。
賞析:
《謁金門》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的渴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晴朗的天氣和鳥兒的啼鳴,與約定不能兌現和春夢難以捉摸的情景形成鮮明對照,凸顯了生活中的遺憾和無奈。殘梅和盛開的桃花則象征著春天的來臨和生命的短暫,進一步強化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性。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活匆匆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索與共鳴。
“簾外數聲啼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謁金門
qíng yì zǎo.
晴意早。
lián wài shù shēng tí niǎo.
簾外數聲啼鳥。
yǒu yuē bù lái chūn mèng yǎo.
有約不來春夢杳。
suǒ chuāng wēi nòng xiǎo.
瑣窗微弄曉。
jiāng shàng cán méi wèi sǎo.
江上殘梅未掃。
yè dǐ fāng táo hóng xiǎo.
葉底芳桃紅小。
tiān yuǎn duàn yún chén bú dào.
天遠斷云塵不到。
guò chūn hái cǎo cǎo.
過春還草草。
“簾外數聲啼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