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膏漬紅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蘭膏漬紅豆”全詩
更瘦如梅花,花應知否。
任枕函云墜,離懷半中酒。
雨聲樓閣春寒里,寂寞收燈后。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時候。
嬌懶強拈繡。
暗背里相思,閑供晴晝。
玉合羅囊,蘭膏漬紅豆。
舞衣疊損金泥鳳,妒折闌干柳。
幾多愁、兩點天涯遠岫。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探芳信·為春瘦賞析
“為春瘦”三句,點明為“春情”而瘦矣。此言詞人因春至而牽動相思情,并且被這“春情”纏綿得瘦弱不堪甚至比初春時,光零零的瘦削的梅花枝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詞人說:不知道我的這份相思情,伊人(即“花”)知道不知道?“任枕函”兩句,寫孤寂狀。言詞人哀傷離別,獨飲悶酒已至半醉,恰遇信使至。拿到這信函,想拆又怕看到里面的離別之言,所以更添一層愁緒,復又飲酒,不禁大醉。于是他就散亂著束發,枕著尚未打開的信函睡著了。“雨聲”四句,今別離昔歡聚適成對比。詞人說:言在這初春的寒夜里,雨聲淅瀝更使睡在小樓中的詞人覺得寂寞難受,又想起我倆從前艷春時節,外出斗草、探花的歡娛時刻,真不啻天壤之別矣。上片重在描述詞人自己的“春情”。
“嬌懶”三句,轉而述愛人的“春情”,這也是詞人推己及人的想當然耳。言她白天時一定閑得無聊,勉強拿起繡針刺繡,不一會又走了神,背地里又惹起了無限相思。“玉合”四句,女人相思中的細節描繪。言伊人細心地用蘭花膏浸漬起相思豆珍藏在玉合中,并將玉合放置在彩色繡花囊里;又因為兩情分離,令她無心歌舞,所以將舞衣疊好藏起來,即使因此而損壞了舞衣上的泥金鳳凰飾品,也顧不上了;她獨自倚欄而呆思,忽見欄干邊的柳枝已經發芽,心知春已來臨,更激起她的妒春心情,所以恨恨地折斷柳枝泄憤。這真有“忽見陌頭楊柳色,悔叫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的意境,離別之苦,由此可見。“幾多愁”一句,總合兩地愁緒。詞人說:我們倆的離愁別恨,就是因為被這眼前的春雨,綿綿的遠山分隔成天各一方啊!下片重在描述愛人的“春情”。
“蘭膏漬紅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n fāng xìn
探芳信
wèi chūn shòu.
為春瘦。
gèng shòu rú méi huā, huā yīng zhī fǒu.
更瘦如梅花,花應知否。
rèn zhěn hán yún zhuì, lí huái bàn zhōng jiǔ.
任枕函云墜,離懷半中酒。
yǔ shēng lóu gé chūn hán lǐ, jì mò shōu dēng hòu.
雨聲樓閣春寒里,寂寞收燈后。
shén nián nián dòu cǎo xīn qī, tàn huā shí hòu.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時候。
jiāo lǎn qiáng niān xiù.
嬌懶強拈繡。
àn bèi lǐ xiāng sī, xián gōng qíng zhòu.
暗背里相思,閑供晴晝。
yù hé luó náng, lán gāo zì hóng dòu.
玉合羅囊,蘭膏漬紅豆。
wǔ yī dié sǔn jīn ní fèng, dù zhé lán gān liǔ.
舞衣疊損金泥鳳,妒折闌干柳。
jǐ duō chóu liǎng diǎn tiān yá yuǎn xiù.
幾多愁、兩點天涯遠岫。
“蘭膏漬紅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