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嫩不應醒似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嬌嫩不應醒似醉”全詩
溫柔不上避風臺。
若比杏桃真未識,奪銀胎。
汗面拭來慵傅粉,酒香濃后暗潮腮。
嬌嫩不應醒似醉,倩誰猜。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攤破浣溪沙》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攤破浣溪沙》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淡淡胭脂淺著梅。
溫柔不上避風臺。
若比杏桃真未識,奪銀胎。
汗面拭來慵傅粉,酒香濃后暗潮腮。
嬌嫩不應醒似醉,倩誰猜。
詩意: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女子。詩中的女子淡淡地抹著胭脂,如同淺著梅花一般。她溫柔婉約,不愿登上高臺避風。如果將她與杏桃相比較,她的真實之美還未被完全識別,卻已經超越了普通人的美麗。她擦去額頭上的汗水,懶洋洋地施粉,酒香濃郁后,臉頰泛起隱約的紅暈。她嬌嫩的容顏無需蘇醒,宛如陶醉,需要誰來猜測她的心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位美麗女子的形象,通過對她的容貌和氣質的描繪,表達了她的獨特之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以表達女子的美麗與神秘。作者以"淡淡胭脂淺著梅"來形容女子的臉上的妝容,將其與淡淡的梅花色彩相比,突顯了女子的清新和含蓄之美。通過"溫柔不上避風臺",表達了她不愿意過于張揚和炫耀的性格特點。"若比杏桃真未識,奪銀胎"這句表達了女子的美麗超越了一般人的認知,在她的美中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等待被發現。最后兩句"嬌嫩不應醒似醉,倩誰猜"在形容女子的容顏上,表達了她的嬌嫩美麗不需要被喚醒,宛如陶醉,需要別人來猜測她內心的想法。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神秘,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想象空間。
“嬌嫩不應醒似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ān pò huàn xī shā
攤破浣溪沙
dàn dàn yān zhī qiǎn zhe méi.
淡淡胭脂淺著梅。
wēn róu bù shàng bì fēng tái.
溫柔不上避風臺。
ruò bǐ xìng táo zhēn wèi shí, duó yín tāi.
若比杏桃真未識,奪銀胎。
hàn miàn shì lái yōng fù fěn, jiǔ xiāng nóng hòu àn cháo sāi.
汗面拭來慵傅粉,酒香濃后暗潮腮。
jiāo nèn bù yīng xǐng shì zuì, qiàn shuí cāi.
嬌嫩不應醒似醉,倩誰猜。
“嬌嫩不應醒似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