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筇猶記度晴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攜筇猶記度晴沙”全詩
茅屋短籬遮。
兒孫戲逐田翁去,小橋橫、路轉三叉。
細雨一犁春意,西風萬寶生涯。
攜筇猶記度晴沙。
流水帶寒鴉。
門前少得寬閑地,繞平疇、盡是桑麻。
卻笑牧童遙指,杏花深處人家。
分類: 風入松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風入松(賦稼村)》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賦稼村)》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入松(賦稼村)
老來學圃樂年華。
茅屋短籬遮。
兒孫戲逐田翁去,小橋橫、路轉三叉。
細雨一犁春意,西風萬寶生涯。
攜筇猶記度晴沙。
流水帶寒鴉。
門前少得寬閑地,繞平疇、盡是桑麻。
卻笑牧童遙指,杏花深處人家。
中文譯文:
風吹入松林(寫賦稼村),
年老時學著耕種的樂趣。
茅屋和短矮的籬笆遮蔽著。
孩子們在田間戲耍,老農走向遠方,
小橋橫跨,道路分岔。
細雨中一犁春意盎然,西風吹拂萬物生長。
背著竹竿,依然記得度過晴朗的沙灘。
流水中有寒鴉飛翔。
門前的空地越來越少,
周圍都是平坦的田野,種滿了桑和麻。
但是笑看著遠處的牧童指點,
杏花深處有人家。
詩意:
這首詩詞以老農的視角表達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和熱愛。詩人在老年時期感受到了耕種的樂趣,盡管茅屋短籬遮蔽著他的身影,但他依然享受著家庭的歡樂。詩中描述了田間游戲的孩子和離家外出的老農,以及小橋和迷人的田野景色。細雨中的一犁春意和吹拂的西風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生機,而流水中的寒鴉則增添了一絲寂寥之感。盡管住處狹小,但詩人依然心懷寬廣,欣賞著周圍平疇上一片桑麻的景色。最后,他笑著看著遠處的牧童指點,想象著深處杏花處有人家的美景。
賞析:
《風入松(賦稼村)》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向往。詩人以老農的視角,通過描述茅屋、短籬、田間游戲的孩子,展現了一種淳樸的生活場景。詩中的自然景物如細雨、西風、流水和杏花,以及周圍的田野和桑麻,都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機勃勃的氣息。盡管作者的生活環境簡陋,但他依然能從中感受到快樂和寬廣的心境。整首詩以一種輕松愉悅的語氣描繪了農村生活的美好,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讓人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對自然和家庭的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家庭場景,表達了對簡樸、寧靜生活的追求與享受。詩中的細雨、西風、流水和杏花等元素,以及茅屋、短籬、田間游戲的孩子等細節,都構建了一個富有生機和美感的農村環境。詩人以老農的視角,表達了對農村生活的感慨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同時也透露出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家庭場景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寧靜與歡樂。這首詩詞傳遞出一種鄉村生活的美好與平和,讓人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融。同時,它也提醒人們要珍惜現有的生活,感恩家人和自然賜予的一切。
“攜筇猶記度晴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rù sōng fù jià cūn
風入松(賦稼村)
lǎo lái xué pǔ lè nián huá.
老來學圃樂年華。
máo wū duǎn lí zhē.
茅屋短籬遮。
ér sūn xì zhú tián wēng qù, xiǎo qiáo héng lù zhuǎn sān chā.
兒孫戲逐田翁去,小橋橫、路轉三叉。
xì yǔ yī lí chūn yì, xī fēng wàn bǎo shēng yá.
細雨一犁春意,西風萬寶生涯。
xié qióng yóu jì dù qíng shā.
攜筇猶記度晴沙。
liú shuǐ dài hán yā.
流水帶寒鴉。
mén qián shǎo dé kuān xián dì, rào píng chóu jìn shì sāng má.
門前少得寬閑地,繞平疇、盡是桑麻。
què xiào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shēn chù rén jiā.
卻笑牧童遙指,杏花深處人家。
“攜筇猶記度晴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