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沾弱水褪精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因沾弱水褪精神”全詩
同心帶舞掌中身。
因沾弱水褪精神。
冷艷喜尋梅共笑,枯香羞與佩同紉。
湘皋猶有未歸人。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浣溪沙》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張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面妝凝鏡里春,
同心帶舞掌中身。
因沾弱水褪精神,
冷艷喜尋梅共笑,
枯香羞與佩同紉。
湘皋猶有未歸人。
詩意:
這首詩以婦女洗滌繡花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展現女性的柔美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愛情和生活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婦女洗滌繡花的場景開篇,描述了一個半臉妝容凝結在鏡子中的春天。這里的春天可以理解為美麗和青春的象征,也可以象征愛情的萌芽。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同心帶舞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和伴侶之間的默契和和諧。
然而,第三句“因沾弱水褪精神”暗示著一種失落和無奈。弱水可以理解為淚水,褪精神則暗示著心靈的疲憊和消沉。詩人在這里通過轉折的手法,將詩歌的情感從愉悅轉向了憂傷。
接下來的兩句“冷艷喜尋梅共笑,枯香羞與佩同紉”描繪了詩人尋找梅花的喜悅和對美的追求。梅花被視為冷艷而高潔的象征,與之相對的是枯香,這里表示對平凡和普通事物的羞愧。佩同紉這句話暗指了詩人與伴侶之間的美好關系。
最后一句“湘皋猶有未歸人”是對未歸之人的思念和期待。湘皋是湖南的一處山水名勝,暗示了遠方的歸人。詩人借用這一景象,表達了對愛人或親友的思念之情。
綜合來看,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傳達了作者對愛情、生活和人生的感悟。通過描述女性的柔美和內心的喜悅與憂傷,詩人表達了對愛情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思考。整首詩以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意象,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點和張炎的創作風格。
“因沾弱水褪精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bàn miàn zhuāng níng jìng lǐ chūn.
半面妝凝鏡里春。
tóng xīn dài wǔ zhǎng zhōng shēn.
同心帶舞掌中身。
yīn zhān ruò shuǐ tuì jīng shén.
因沾弱水褪精神。
lěng yàn xǐ xún méi gòng xiào, kū xiāng xiū yǔ pèi tóng rèn.
冷艷喜尋梅共笑,枯香羞與佩同紉。
xiāng gāo yóu yǒu wèi guī rén.
湘皋猶有未歸人。
“因沾弱水褪精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