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絲不著掛形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寸絲不著掛形骸”全詩
寸絲不著掛形骸。
蓑衣為伴侶,箬笠作家懷。
行滿三千上界,奉敕宣至金臺。
傳言問汝有何哉。
人生長富貴,陰騭種將來。
分類: 臨江仙
《臨江仙》何蓑衣道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何蓑衣道人。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世為仙須有分,
不必素食持齊。
寸絲不著掛形骸,
蓑衣為伴侶,
箬笠作家懷。
行滿三千上界,
奉敕宣至金臺。
傳言問汝有何哉。
人生長富貴,
陰騭種將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何蓑衣道人對修仙之道的理解和追求。他認為在人世間修行成仙需要有一定的天分和緣分,而不僅僅是吃素食。他強調修行者要舍棄塵世的俗念,不被物質所束縛。作者將蓑衣作為自己的伴侶,箬笠則象征著他內心的寄托。他修行的篇幅超越了凡間,達到了上界的三千里,甚至受到了金臺的召喚。然而,關于他的傳聞引發了人們的好奇,詩末提到人生的富貴和陰騭的種子即將來臨,暗示了修仙之路的奧秘和未知。
賞析:
《臨江仙》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修仙之道的獨特見解。詩中的蓑衣和箬笠象征著修行者摒棄塵世的物質欲望和凡俗心態,追求內心的純凈和寧靜。詩中的"行滿三千上界"表達了作者修行的境界高度,超越了凡間的束縛,達到了更高的層次。而最后兩句則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艱辛和未知,讓人產生思考和遐想。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修仙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也勾勒出了修行者超越塵世的理想境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寸絲不著掛形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zài shì wèi xiān xū yǒu fèn, bù xū sù shí chí qí.
在世為仙須有分,不須素食持齊。
cùn sī bù zháo guà xíng hái.
寸絲不著掛形骸。
suō yī wèi bàn lǚ, ruò lì zuò jiā huái.
蓑衣為伴侶,箬笠作家懷。
xíng mǎn sān qiān shàng jiè, fèng chì xuān zhì jīn tái.
行滿三千上界,奉敕宣至金臺。
chuán yán wèn rǔ yǒu hé zāi.
傳言問汝有何哉。
rén shēng zhǎng fù guì, yīn zhì zhǒng jiāng lái.
人生長富貴,陰騭種將來。
“寸絲不著掛形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九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