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浪吞舟脫巨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駭浪吞舟脫巨鱗”全詩
結繩為綱也難任。
綸乍放,餌初沉。
淺釣纖鱗味更深。
分類:
作者簡介(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趙構生于大觀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賜名趙構,封蜀國公,歷任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等職,不久晉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擄徽、欽二帝北去后,被宋欽宗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稱“南宋”。
《漁父詞(其七)》趙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父詞(其七)》是宋代趙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漁父在大海上捕魚的情景,通過漁父的經歷,表達了人生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駭浪吞舟脫巨鱗,
The terrifying waves engulf the boat, the giant fish slips away.
結繩為綱也難任。
It's difficult to hold onto the fishing line as if it were a lifeline.
綸乍放,餌初沉。
The fishing line is cast, the bait sinks.
淺釣纖鱗味更深。
Shallow fishing brings the taste of small fish.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人生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詩中的漁父在大海上捕魚,面對洶涌的浪潮和巨大的魚兒,他需要克服困難,努力抓住機會。作者通過描繪漁父的經歷,傳達了一個重要的思想:人生中的困難和挑戰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收獲的價值。
詩中提到的"結繩為綱也難任"意味著面對困境時,即使有一根堅強的繩子,也難以應對形勢的變化。這句話暗示了困難的復雜性和不可預測性,強調了困境中的無奈和艱辛。
"綸乍放,餌初沉"表達了漁父開始捕魚的過程。綸是一種捕魚用的繩子,"綸乍放"意味著漁父放下漁線準備捕魚。"餌初沉"表示魚餌剛下水開始沉降。這兩句表達了捕魚的開始,也暗示了面對挑戰時的希望和期待。
"淺釣纖鱗味更深"意味著漁父在淺水中捕到的小魚味道更鮮美。這句話是對漁父的努力和智慧的贊美,同時也傳達了一個深層次的意思:人生中的一些小事物、小收獲,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更深刻的滿足和欣賞。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漁父捕魚的場景,寓意了人生中的困難和挑戰。詩人通過描寫漁父面對駭浪、巨鱗以及釣魚的過程,傳達了在面對困境時需要堅持不懈、勇敢去追求機會的思想。這首詩詞鼓勵人們在困境中積極應對,從中獲得成長和收獲。
“駭浪吞舟脫巨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ù cí qí qī
漁父詞(其七)
hài làng tūn zhōu tuō jù lín.
駭浪吞舟脫巨鱗。
jié shéng wèi gāng yě nán rèn.
結繩為綱也難任。
lún zhà fàng, ěr chū chén.
綸乍放,餌初沉。
qiǎn diào xiān lín wèi gēng shēn.
淺釣纖鱗味更深。
“駭浪吞舟脫巨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