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在眉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吹在眉山”全詩
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
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
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
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
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
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作者簡介(王觀)

王觀(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蘇如皋),北宋著名詞人。 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他得中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 其后,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在任時作《揚州賦》,宋神宗閱后大喜,大加褒賞;又撰《揚州芍藥譜》一卷,遂被重用為翰林學士凈土。
慶清朝慢·踏青翻譯及注釋
翻譯
春神東君吩咐春回大地,細雨成酥,寒冰化水。又是誰用輕暖趕走了尚未消盡的寒意?還是穿著鞋面繡有雙鸞的繡花鞋,一起結伴野外踏青去好。在煙霧彌漫的郊野,看到的優美的景色均在若有若無中。
天一會兒晴,一會陰,晴晴陰陰間雜著,變化萬端。撩動花兒,撥弄柳絲,爭先恐后。一不小心腳踏進泥淖里,泥漿得羅襪斑斑點點,惹得姑娘們緊鎖眉黛,恰是乖巧的春風,收盡滿川翠綠,都吹到她們的眉毛上。
注釋
1.慶清朝慢:王觀創調。一作《慶清朝》。雙調九十七字,平韻格。
2.東君:司春之神。古亦稱太陽為東君。
3.輕暖:微暖。
4.小雙鸞:鞋面所繡之雙鸞圖案。
5.煙郊:月色朦朧或煙霧彌漫的郊野。
6.望中:視野之中。
7.則個:表示動作進行時之語助詞,近于“著”或“者”。全句意思相當于“有時晴,有時陰”。
8.饾饤(dòu dìng):原意指將食品混雜。此處比喻天氣雜亂,雜湊堆砌,含幽默語氣。
9.鏤花:一作“撩花”。
10.吳綾:吳地所產綾羅絲綢。
11.香泥:芳香的泥土。
12.眉山:女子秀麗的雙眉。《西京雜記》卷二:“ 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
慶清朝慢·踏青賞析
這首詞詠踏青,以工麗、尖新的筆觸,從春日里天氣的變化和姑娘們的踏青活動兩方面入手來描繪春景,將兩者和諧地組合成一幅風流楚楚、生意盎然的春景圖。王觀詞內容單薄,境界狹小,不出傳統格調,但構思新穎,造語佻麗,藝術上有他的特色。
起首兩句打破了一般詞中寫春景的套路,另辟蹊徑,寫出了初春時節人們不大注意的自然景物的變化:雨變成酥,冰化為水。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有“天街小雨潤如酥”之句,“如酥”正是早春之雨的特色,這里深入一步說“調雨為酥”,與“催冰做水”一起,突出春神主持造化的本領,把大自然的運行,用“東君分付”四字加以形象化。有了春水的滋潤,大地將勃發出無限生機,百花爭妍的日子定會來到。濃郁的春意,盡括在這三句之中,可以說是對“東君”的贊歌。這三句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前兩句乃由后一句生發而出,在意思的順序上,當是第三句在前,前兩句在后,詞人把它們倒置過來,先畫龍而后點睛,更有搖曳生姿之妙。三句之后,接下去是“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這個疑問句式表明已到殘寒盡退、到輕暖的時候。這是何人主使的呢?當然仍是“東君”。這個疑問句式,既是為了鋪敘的跌宕生姿,也是為了使人們對春天的到來,應向造福于人的“東君”表示深深的敬意。“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寫趁著輕暖的天氣,姑娘們結伴而行,野外踏青。“平頭鞋子小雙鸞”正是詞人別具匠心的地方,此處先把它提出來作為下文的伏筆。“煙郊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化用王維《漢江臨眺》詩中的名句,用來寫踏青的姑娘們在野外所看到的迷迷蒙蒙的秀色。這樣,不僅寫出了陽春煙景,且可從“望中”二字體會到姑娘們愉悅的心情。
過片三句運用口語,生動地描繪出天氣的變化,活潑而有意趣。賀裳在他所作的《皺水軒詞筌》里提出了兩個“個”字用得妙,頗有見地。而“饾饤”一詞則用得更具神采,有了這個詞,前兩個“個”字的“弄姿”才顯示出來。天氣的陰晴無常,使得踏青的姑娘們的情緒起了變化,她們要趕快一攬春景之勝:“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寫出了她們看花覓柳的急切心情與行動,“鏤”、“撥”兩字用得很工,仿佛可以聽到她們清脆的笑聲,看到她們輕盈的體態。她們只顧忘情地歡笑,“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一不小心腳踏進泥淖里,濁漿濺涴了她們的羅襪,而前面寫的“小雙鸞”更是沾滿污泥。無限珍惜的心情使她們笑容頓斂,雙眉緊鎖,“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眉山”典出《西京雜記》謂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踏青姑娘們的蛾眉,本來是淡淡的,但眉頭一皺,黛色集聚,好像大地上所有的翠綠全被靈巧的東風吹在上邊。詞人捕捉住踏青的姑娘們一瞬間的感情變化,用幽默、風趣的夸張手法,寫出了她們有點尷尬的神情。
此詞一反尋常春景詞的套路,繞開和風煦日、龐柳嬌花之類的意象,另辟蹊徑,巧麗造境,在同類作品中別開生面,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吹在眉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g qīng cháo màn
慶清朝慢
diào yǔ wèi sū, cuī bīng zuò shuǐ, dōng jūn fēn fù chūn hái.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
hé rén biàn jiāng qīng nuǎn, diǎn pò cán hán.
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
jié bàn tà qīng qù hǎo, píng tóu xié zǐ xiǎo shuāng luán.
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
yān xiào wài, wàng zhōng xiù sè, rú yǒu wú jiàn.
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qíng zé gè, yīn zé gè, dòu dìng dé tiān qì, yǒu xǔ duō bān.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
xū jiào lòu huā bō liǔ, zhēng yào xiān kàn.
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
bù dào wú líng xiù wà, xiāng ní xié qìn jǐ xíng bān.
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
dōng fēng qiǎo, jǐn shōu cuì lǜ, chuī zài méi shān.
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吹在眉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