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湘樓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湘樓閣”全詩
陰風慘淡天花落。
天花落。
千林瓊玖,一空鶯鶴。
征車渺涉穿華薄。
路迷迷路增離索。
增離索。
剡溪山水,碧湘樓閣。
作者簡介(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憶秦娥(雪、梅二闋懷張敬夫)》朱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憶起秦娥(雪、梅兩闋懷張敬夫)
云低垂在帳幕上,
陰風凄涼天花落。
天花落下,
千林間美玉成飛珠,
空留鶴鳥獨自舞。
征車遠渡深山過,
路迷離散增傷痛。
迷離的路,
像是剡溪風景間,
湖波綠柳映樓閣。
詩意:
這首詩通過喚起對秦娥的回憶,描繪了一幅寂寞凄涼的景象。詩人以云霧低垂在帳幕上,陰風凄涼,天花紛紛落下的意象,表達了心情的憂郁和悲傷。在景色介紹中,描寫了千林美玉變成飛珠、鶴鳥獨自翩翩起舞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孤獨。最后,詩人以征車穿越華薄、路途迷離的形象,來形容自己的心境和命運的轉變。他借景望向剡溪山水,湖波綠柳,碧湘樓閣,展現出對遼闊山川和風景的向往之情。
賞析:
《憶秦娥(雪、梅二闋懷張敬夫)》是宋代朱熹的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詞。詩人以秦娥為象征,借詩表達了詩人對老友張敬夫的思念之情。全詩以“云垂幕”、“陰風慘淡天花落”的景象揭示出詩人心境蕭條的寂寞之感。通過描繪景色襯托出內心的思緒,詩人以“瓊玖”、“鶯鶴”來形容美麗景色中獨自飛翔的孤鳥,傳達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情。最后,詩人以征車穿越華薄、路途迷離的景象,表達了自己離別遼遠的情懷和對故鄉的懷念,在想象中追溯記憶,令人感觸頗深。
此詩以朱熹獨特的語言和意象描繪出了詩人內心所感,將自身的孤獨之情與景色交相呼應,展現出生活的凄涼和人生的離愁。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中呈現出了豐富的情感和深遠的意義。整首詩既直接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又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出對故鄉的眷戀,詩情真摯、意境深遠。
這首詩展現了朱熹細膩的表達能力和對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同時也表現出對友情和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碧湘樓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qín é xuě méi èr què huái zhāng jìng fū
憶秦娥(雪、梅二闋懷張敬夫)
yún chuí mù.
云垂幕。
yīn fēng cǎn dàn tiān huā luò.
陰風慘淡天花落。
tiān huā luò.
天花落。
qiān lín qióng jiǔ, yī kōng yīng hè.
千林瓊玖,一空鶯鶴。
zhēng chē miǎo shè chuān huá báo.
征車渺涉穿華薄。
lù mí mí lù zēng lí suǒ.
路迷迷路增離索。
zēng lí suǒ.
增離索。
shàn xī shān shuǐ, bì xiāng lóu gé.
剡溪山水,碧湘樓閣。
“碧湘樓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