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念著破春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念著破春衫”出自宋代戴復古的《木蘭花慢》,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niàn zhe pò chūn shā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

    “念著破春衫”全詩

    《木蘭花慢》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
    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
    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
    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
    流恨落花紅。
    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
    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
    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頭像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翻譯及注釋

    翻譯
    讓黃鶯嗚叫也叫不完,讓呢喃的燕子任意地訴說,也說不清。這一點孤獨愁苦,十年縈繞心頭從未間斷,這愁苦攪亂春風。舊地重來妻子卻再也看不見。但小樓東邊的楊柳,卻依然如舊。曾記得你我共同在粉壁題詩,而今墻壁殘破詩句無影無蹤。
    長滿蘭草的沼澤地,新漲起一片碧綠溶溶,凋落的紅花含著遺恨翻騰。看身上已經穿得破舊的春衫,清楚地記得這是當年送別時,你在燈下連夜剪裁制成。折磨我的是無邊無際的思念之苦,算起來,往事像云煙一樣,從眼前經過一切總是成空。在暮色中仰望楚天漫無邊際,只能靠著闌干目送遠去的飛鴻。

    注釋
    1、這:一作“奈”。
    2、閑愁:一作“芳心”。
    3、十年:虛指,很多年。
    4、惱亂春風:謂心緒為春風所撩亂。惱亂,宋時口語,即撩亂。
    5、故人:指戴復古的再娶之妻。
    6、同題粉壁:共同在粉壁上題詩。
    7、蘭皋:芳草叢生的水灣。皋,水邊地。屈原《離騷》:“步余馬于蘭皋兮。”
    8、新漲:剛剛漲。
    9、溶溶:形容水盛的樣子。
    10、破春衫:此衫是十年前離別時妻子在燈下趕制的衣衫,故言。春衫,一作“征衫”。
    11、謾然:徒然。謾,通“漫”。
    12、楚天:指南方的天空。楚,戴復古悼亡之地江右武寧即今江西武寧縣,古屬楚。
    13、飛鴻:飛翔的大雁。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賞析

      戴復古《木蘭花慢》,與其妻所作《祝英臺近》背景相似,應為同一婚姻悲劇。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載:“戴石屏先生復古未遇時,流寓江右武寧,有富家翁愛其才,以女妻之。居二三年,忽欲作歸計,妻問其故,告以曾娶。妻白之父,父怒。妻宛曲解釋。盡以奩具贈夫,仍餞以詞云(略)。夫既別,遂赴水死。可謂賢烈也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九九指出:“《木蘭花慢》懷舊詞,前闋有‘重來故人不見’云云,與江右女子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語意若相酬答,疑即為其妻而作,然不可考矣。”《木蘭花慢》“但依然、楊柳小樓東”之句,又與《祝英臺近》“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境界十分相似,那么這首詞很可能是真正的悼亡之作。且戴詞有“十年”之語,亦與其妻之詞相吻合。則《木蘭花慢》此詞,實為復古與妻子訣別十年之后,重來舊地之作。所謂“懷舊”,實為悼亡。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起筆便充滿哀傷。又是一年春天,處處鶯啼燕語。詞人面對大好春光,滿腹傷心事,即使讓那啼叫不停的鶯和燕來訴說,恐怕也無法說盡,更何況人鳥語言不通,它們如何了解詞人的傷心懷抱?“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十年不斷之隱痛,卻道為一點閑愁,貌似平易卻更見痛之深。惱亂即撩亂,宋人口語。十年以來,每逢春天,這種心情就格外為春風所撩亂。詞情遂指向十年前的那個春天。當時妻子作訣別之詞,有“后回君若重來”之句,故下邊寫出“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十年后的這天,詞人終于重來舊地,小樓東畔,楊柳依依,仿佛當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的情景,可是早已是物是人非,故人杳不可見矣。“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猶記得,當日夫妻雙雙粉壁題詩,而此時,只剩下這破壁頹垣,題的詩已無影無蹤。這一句通過今昔對比,即當年夫妻二人風流瀟灑的神仙般的生活與此日一人重尋舊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銷玉損的無限悲涼的鮮明對比,生發出人世無常的深沉感慨。“壁破”二字顯示出人物兩非的無限哀痛。復古之師陸游,也有相似恨事。陸游與唐婉夫妻恩愛,無奈婆媳不和,二人被迫分開,陸游晚年重游沈園,有“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之句,可與此詞歇拍參讀。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蘭皋語出《離騷》“步余馬兮蘭皋”,指生長芳草的水灣。眼前春水新漲,綠波蕩漾,流不盡的落花殘紅,也帶不走詞人胸中涌起的舊恨新愁。換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尤為蘊藉。“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戴復古與武寧妻子是重婚,這事情中間可能有些曲折,從《輟耕錄》所載“父怒,妻宛曲解釋”大約可知。從臨別前夕,妻子在燈下連夜為丈夫縫制春衣這一細節,也看得出她對丈夫的原諒,她仍然愛著丈夫。本來已下決心,在戴復古歸家之后便從此永訣,但分別時仍忍著訣別的血淚把自己的全部情愛縫進衣服里,此時,這春衣已穿破了。但舊事記憶猶新,也看得出詞人對妻子的感激與內疚。但是,重婚畢竟是不能容忍的。

      她所選擇的路,竟是一死。“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謾通漫,漫然即徒然。妻子一死,人天永隔。相思只是徒然自苦而已。自苦,實為內疚。

      想起那兩三年的幸福生活,好似過眼煙云,終是一場空。但是“無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詞人憑欄遠眺,落日之蒼茫,楚天之無際,何異心情之蒼涼落寞。長空中飛鴻遠逝,又何異愁苦之彌漫無極。結句語意略近《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原詩并云:“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妻,古之烈婦也。若結句有取于此,悼亡之意深矣。

      此詞用綿麗之筆,寫哀惋之思,可以稱為佳作。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評石屏詞曰:“石屏詞往往作豪放語,”綿麗是其本色。這首纏綿悱惻的悼亡詞正是復古詞綿麗本色的集中體現。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創作背景

      戴復古生于窮書生之家。其父戴棟,一生酷愛做詩,認為人生的最大樂事。朋友們見他窮困潦倒,勸他放棄做詩去應試求官,卻被他拒絕了。臨終時,戴復古還在襁褓之中。戴棟對親友們說:“誰都免不了一死。對于死,我毫無所惜;惟一的遺憾,就是沒有來得及把這孩子培養成為詩人。”戴復古長大以后,亦愛好詩歌,后從親友口中得知父親的臨終遺愿時,大為感動。于是決心繼承父志,專心學詩。他廣泛結交詩人,切磋叨教,并曾投拜于大詩人陸游的門下學詩,因此進步很快,詩名越來越大。

      據元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戴復古早年曾流落江右武寧,當地有一位富家老翁,十分喜愛戴復古的詩詞,因慕其才華,遂將女兒許配給他。過了二三年,戴復古忽然提出要走了。他的妻子問他為何要走。戴復古被逼問不過,只得以實相告,說家中已有妻室,要回家鄉探家。妻子聽后,又告知其父,其父大怒,欲找戴復古責問,被她委婉勸阻。戴復古臨行之際,她還拿出所有金銀首飾及積蓄送給他,以資旅途之用。臨行,她還做了一首詞《祝英臺近》相贈,戴復古走后,她即投水而死。

      這段記載有無事實根據,后人已無從考證。但所記確與《祝英臺近》的內容相當吻合。至于寫了這首詞的女子,連姓名也沒有留下,只知她是江西武寧人,人們只能稱她為戴復古妻子。

      十年后,戴復古舊地重游,又來到江西武寧這位已逝妻子的家中。此時已是人去樓空,殘垣破壁。他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和妻子一起同在粉壁上題詩,到如今墻壁破損,題的詩也已無影無蹤。他當年和他這位妻子的結合是靠了“詩才”,婚后的生活中自然少不了吟詩作賦的風雅之事,所以一見破壁,他就想起當年粉壁題詩的幸福時刻。但現在,人去物亡,當年的粉壁已成殘垣破壁,粉壁上的題詩也已剝落殆盡,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不禁肝腸寸斷,寫了這首《木蘭花慢》,以寄托哀思和痛悼。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賞析二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記載:戴復古不得不舍妻歸去時,其岳父大怒,而其妻不僅婉言勸父,且以所有妝奩贈夫并以身殉情。所以,所謂“懷舊”,實為悼亡。

      上闋起筆即奠定哀傷的情調。“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鶯和燕啼叫不停,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然而面對這鶯鶯燕燕的大好春光,詞人卻傷心滿懷。鶯燕難明人語,卻難解詞人的心意,只因其內心有著十年還仍未斷的“閑愁”。“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詞人的心緒一遇到春風,就更為繚亂紛紛,所有景物都令詞人不已。

      接著,詞人借“物是人非”來突出世事變化:“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時隔十年后,詞人舊地重游,雖然小樓東畔的依依楊柳依舊美麗,然而故人早已逝去。“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詞人進入自己的回憶,想起夫妻雙雙在粉壁上題詩的情景,然而往日的筆跡早已無蹤可尋,只剩下這破壁頹垣。這一句通過今昔對比,即當年夫妻二人風流瀟灑的神仙般的生活與此日一人重尋舊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銷玉損的無限悲涼的鮮明對比,生發出人世無常的深沉感慨。“壁破”二字顯示出人物兩非的無限哀痛。復古之師陸游,也有相似恨事。陸游與唐婉夫妻恩愛,無奈婆媳不和,二人被迫分開,陸游晚年重游沈園,有“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之句,可與此詞歇拍參讀。這語句看似平易,實則有著深切的沉痛,在對比中透露出往日夫妻二人自由逍遙的生活與今日獨自一人重尋舊地的荒涼感。

      下闋開頭,“蘭皋”語出《離騷》。水灣處春水新漲,碧波粼粼,落花殘紅,流水似乎也生出一片恨意,要帶走這殘花敗紅,然而流水卻帶不走詞人心中的愁恨。“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臨別前夜,妻子在燈下為詞人縫制春衫,可見她對丈夫的愛意。然而春衫已破,詞人依然不能忘懷,從中亦可看出詞人對妻子的內疚與感激。

      “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妻子西逝,相思現在對于詞人來說只是徒然自苦的事情。過往的幸福生活,只能是煙云過眼,最后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日落于楚天之無際,詞人憑欄目送飛鴻,愁苦彌漫無極,心情是何等落寞和悵惘。此句語意略近《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原詩并云:“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妻,古之烈婦也。若結句有取于此,悼亡之意深矣。

      此詞綿麗哀惋之思,情感深切,動人至深。正如況周頤《蕙風詞話》里所說:“石屏詞往往作豪放語……綿麗是其本色。”

    “念著破春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màn
    木蘭花慢

    yīng tí tí bù jìn, rèn yàn yǔ yǔ nán tōng.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
    zhè yì diǎn xián chóu, shí nián bù duàn, nǎo luàn chūn fēng.
    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
    chóng lái gù rén bú jiàn, dàn yī rán yáng liǔ xiǎo lóu dōng.
    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
    jì de tóng tí fěn bì, ér jīn bì pò wú zōng.
    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lán gāo xīn zhǎng lǜ róng róng.
    蘭皋新漲綠溶溶。
    liú hèn luò huā hóng.
    流恨落花紅。
    niàn zhe pò chūn shān, dāng shí sòng bié, dēng xià cái féng.
    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
    xiāng sī mán rán zì kǔ, suàn yún yān guò yǎn zǒng chéng kōng.
    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
    luò rì chǔ tiān wú jì, píng lán mù sòng fēi hóng.
    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念著破春衫”平仄韻腳

    拼音:niàn zhe pò chūn shān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五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念著破春衫”的相關詩句

    “念著破春衫”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念著破春衫”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念著破春衫”出自戴復古的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