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啼曉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杜鵑啼曉紅”全詩
花開不管連環缺。
夢斷小樓空。
杜鵑啼曉紅。
眼看連理樹。
纖手移箏柱。
調遍錯成聲。
無人知此情。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翁元龍)
翁元龍字時可,號處靜,句章(一作四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不可考。他是大詞家吳文英之兄,亦工詞,杜成之評為“如絮浮水,如荷濕露,縈旋流轉,似沾非著”。所作今存花草粹編中者一首,絕妙好詞中者五首。
《菩薩蠻》翁元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文學家翁元龍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內心情感的痛苦和無奈。
中文譯文:
春心不要與花爭發,
花開無所謂連環缺。
夢醒后小樓空蕩蕩,
杜鵑在黎明時啼紅。
看著連理樹在前院,
纖手撥動箏的柱子。
調了一遍,卻和聲音悠揚地變錯。
無人知曉我內心的感情。
詩意:
詩的開篇用“春心”來形容情感的萌動,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告誡自己不要與花朵相比,不要過分追求外表的美麗,而應該注重內心的修養。接著詩人敘述了一個夢醒后的景象,小樓空蕩蕩,讓人感到一種孤寂和空虛。緊接著,詩人提到杜鵑的啼聲,與此同時,表達了詩人對于愛情的期望和追求的渴望。隨后,詩人轉向以連理樹為象征的婚姻,通過纖手撥動箏的柱子這一動作,表達了對愛情的付出和努力,但最終卻被調錯了聲音,呈現了愿望與現實的差距。最后,詩人以“無人知”形容自己的情感狀態,隱藏著一種無法找到知己、被人理解的孤獨感。
賞析:
《菩薩蠻》以簡潔、凝練的表達方式,描繪了詩人內心情感的矛盾和困惑。詩中以春心、花、杜鵑、連理樹等意象,通過對自然界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但與此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無奈,以及對愛情的微妙感悟。詩人通過將內心的痛苦、孤寂和渴望融入自然景象中,展現了一種復雜的情感狀態,使讀者在賞識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波瀾。這首詩以深情細膩的筆觸,揭示出了人生苦短、時光易逝的主題,以及個體的渺小與無助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鵑啼曉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chūn xīn mò gòng huā zhēng fā.
春心莫共花爭發。
huā kāi bù guǎn lián huán quē.
花開不管連環缺。
mèng duàn xiǎo lóu kōng.
夢斷小樓空。
dù juān tí xiǎo hóng.
杜鵑啼曉紅。
yǎn kàn lián lǐ shù.
眼看連理樹。
qiàn shǒu yí zhēng zhù.
纖手移箏柱。
diào biàn cuò chéng shēng.
調遍錯成聲。
wú rén zhī cǐ qíng.
無人知此情。
“杜鵑啼曉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