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和悶重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枝和悶重捻”全詩
日淡芭蕉卷。
帳掩屏香潤,楊花撲、春云暖。
啼鳥驚夢遠。
芳心亂。
照影收奩晚。
畫眉懶。
微醒帶困,離情中酒相半。
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
簾卷層樓探舊燕。
腸斷。
花枝和悶重捻。
分類: 隔浦蓮近
作者簡介(趙聞禮)
趙聞禮(約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號釣月,臨濮(今山東濮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監征,以詩干謁程公許于蜀中。淳佑年間游于臨安,與江湖詞人丁默、林表民輩唱和。趙聞禮編有《陽春白雪》八卷,著有《釣月集》,詞風傾向于清麗舒徐、纏綿委婉一途。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下謂其《釣月集》中“大半皆樓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釣月詞》一卷。
《隔浦蓮近》趙聞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隔浦蓮近》是一首宋代趙聞禮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顏愁苦,心痛的情感如飛花般撲面而來。太陽漸漸西落,芭蕉在微風中輕緩地卷起。簾幕緊閉,空氣中充滿暗香,楊花紛紛撲落,春云溫暖。鳥兒的啼聲驚動遙遠的夢境,芳心陷入混亂之中。照影收起,妝扮晚了。畫眉兒懶散,微醒帶有困意,離情之中,酒與心相半。裙腰兒被粉飾得苗條削瘦,擔心將要按動琵琶弦。簾卷兒上層樓,暗自想念過去的燕子。心腸斷了,花枝又和壓抑的情感一起扭曲。
詩意:
《隔浦蓮近》以優美的辭章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離別之情。通過紛繁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被情感糾纏、愁苦不已的心境。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如夕陽、芭蕉、楊花等的變化和鳥兒的啼叫,巧妙地與自己的心情相對應,使詩詞更加充滿情感和意境。
賞析:
《隔浦蓮近》描寫了一種離別的悲傷之情,以極富藝術感的形象和意象構建了詩詞的整體氛圍。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等,使詩詞更具表現力。同時,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與內心情感的結合,形成一種幽怨之美,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離別之情,產生共鳴。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描寫細膩,語言簡練卻意味深長,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內涵。
“花枝和悶重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é pǔ lián jìn
隔浦蓮近
chóu hóng fēi xuàn zuì yǎn.
愁紅飛眩醉眼。
rì dàn bā jiāo juǎn.
日淡芭蕉卷。
zhàng yǎn píng xiāng rùn, yáng huā pū chūn yún nuǎn.
帳掩屏香潤,楊花撲、春云暖。
tí niǎo jīng mèng yuǎn.
啼鳥驚夢遠。
fāng xīn luàn.
芳心亂。
zhào yǐng shōu lián wǎn.
照影收奩晚。
huà méi lǎn.
畫眉懶。
wēi xǐng dài kùn, lí qíng zhōng jiǔ xiāng bàn.
微醒帶困,離情中酒相半。
qún yāo fěn shòu, pà àn liù me gē bǎn.
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
lián juǎn céng lóu tàn jiù yàn.
簾卷層樓探舊燕。
cháng duàn.
腸斷。
huā zhī hé mèn zhòng niǎn.
花枝和悶重捻。
“花枝和悶重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