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靜夜潮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靜夜潮滿”全詩
風靜夜潮滿,城高寒氣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發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宿京江口期劉昚虛不至》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京江口期劉昚虛不至》
霜天起長望,
殘月生海門。
風靜夜潮滿,
城高寒氣昏。
故人何寂寞,
久已乖清言。
明發不能寐,
徒盈江上尊。
譯文:
在霜天起來長久望著,
殘月升起在海門。
風靜潮水滿溢的夜晚,
城堡高聳著冰冷的氣息昏暗。
故人何其寂寞,
許久以來已偏離清雅之言。
明亮的發將無法入睡,
只能空盈江邊的酒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寞、冷清的夜晚。詩人在霜天里遠望著殘月升起在海門,描述了風靜潮水滿溢的夜晚,也表達了城堡高聳冷清的氣息。詩中提到了故人寂寞和乖離清雅之言,暗示著詩人的思念和對友人的期待,同時也表達了對世事的不滿和疏離。
賞析:
王昌齡是唐代最有才華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作多以婉約、深情著稱。《宿京江口期劉昚虛不至》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寞、冷清的夜晚,通過悲涼的景象和孤獨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失落之情。詩中的長句運用了許多修飾詞和比喻,如“霜天”、“殘月”、“海門”、“風靜夜潮滿”等,使整首詩畫面感強烈,意境深遠。最后兩句“明發不能寐,徒盈江上尊”,雖只有短短幾個字,卻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世事的不滿,既有情感的寄托,又有哲理的啟示。整首詩以溫婉細膩的文辭展示了作者內心寂寞的情感,給人一種思索的空靈之美。
“風靜夜潮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jīng jiāng kǒu qī liú shèn xū bù zhì
宿京江口期劉昚虛不至
shuāng tiān qǐ zhǎng wàng, cán yuè shēng hǎi mén.
霜天起長望,殘月生海門。
fēng jìng yè cháo mǎn, chéng gāo hán qì hūn.
風靜夜潮滿,城高寒氣昏。
gù rén hé jì mò, jiǔ yǐ guāi qīng yán.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míng fā bù néng mèi, tú yíng jiāng shàng zūn.
明發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風靜夜潮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