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破膽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單于破膽還”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從軍行二首·其一》,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chán yú pò dǎn hái,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單于破膽還”全詩
《從軍行二首·其一》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從軍行二首·其一注釋
古代“榆關”是范圍廣泛的軍事防區概念,南至海、北至山,東至山海關,西北抵青龍都山。隋唐時期,榆關作為中原漢王朝防御遼東高句麗入侵的重要的軍事重地,設關扎營,屯集大批兵馬。本詩作者是唐人,所用地名也是唐代的。漠北歷史上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勢力范圍。把榆關搬到漠北的發明家是現代某粉。
從軍行二首·其一簡析
這首詩描寫了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北以武鋼車合圍單于,從此漠南無王庭的一戰。
結合史記的一段記載:“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余里,見單于兵陳而待,于是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衛將軍驃騎列傳》 )
事件:“大將軍出戰” 漠北決戰,大將軍衛青率五萬騎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環境:“白日暗榆關” 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
戰法:“三面黃金甲” 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合圍單于,趁風起時反擊。
戰果:“單于破膽還” 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逃跑而去。
“單于破膽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jūn xíng èr shǒu qí yī
從軍行二首·其一
dà jiàng jūn chū zhàn, bái rì àn yú guān.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sān miàn huáng jīn jiǎ, chán yú pò dǎn hái.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單于破膽還”平仄韻腳
拼音:chán yú pò dǎn há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單于破膽還”的相關詩句
“單于破膽還”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單于破膽還”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單于破膽還”出自王昌齡的 《從軍行二首·其一》,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