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焉相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死焉相知”全詩
白發沾黃泥,遺骸集烏鴟。
機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風吹釣竿折,魚躍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長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揚女蘿絲。
托身難憑依,生死焉相知。
遍觀今時人,舉世皆爾為。
將軍死重圍,漢卒猶爭馳。
百馬同一銜,萬輪同一規。
名與身孰親,君子宜固思。
分類:
作者簡介(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大歷中,曾任盱眙尉。
《古興》常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在漢上遇到了一位年老的翁,江口的僵尸。白發沾滿了黃泥,尸體被烏鴟聚集著。機巧才智從此遺忘,靈魂現在到了何處。風吹斷了釣竿,魚躍如何能施展。白水明亮的汀洲,菰蒲茂盛的深陂。只留下扁舟的倒影,系在長江的河灘上。突兀的枯松枝,輕盈飄逸的女蘿絲。寄身難有依托,生死焉能相知。遍觀當下的人們,世界上都是像你一樣。將軍死在重重包圍之中,漢朝的士兵仍然奮勇沖殺。百匹馬共同馱著重擔,萬輛車同樣按照規矩行進。名譽和身份哪一個更親近,君子應該深思。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以富有情感的語言勾勒出一個充滿荒涼和憂愁的景象。詩中描述了一個遇到了年老僵尸的人,一個陷入了孤寂和忘記機巧的人。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當下人們的觀察,暗示了人們對生死、名譽和身份的思考。整首詩以蒼涼的氣氛營造出一種深沉的悲愴之感,寓意著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詩人反思人們對于外在名利的追求,呼吁人們應該更加關注內在的品德和思考,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君子宜固思”的價值理念。
“生死焉相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xìng
古興
hàn shàng féng lǎo wēng, jiāng kǒu wèi jiāng shī.
漢上逢老翁,江口為僵尸。
bái fà zhān huáng ní, yí hái jí wū chī.
白發沾黃泥,遺骸集烏鴟。
jī qiǎo zì cǐ wàng, jīng pò jīn hé zhī.
機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fēng chuī diào gān zhé, yú yuè ān néng shī.
風吹釣竿折,魚躍安能施。
bái shuǐ míng tīng zhōu, gū pú mào shēn bēi.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wéi liú piān zhōu yǐng, xì zài cháng jiāng méi.
唯留扁舟影,系在長江湄。
tū wù kū sōng zhī, yōu yáng nǚ luó sī.
突兀枯松枝,悠揚女蘿絲。
tuō shēn nán píng yī, shēng sǐ yān xiāng zhī.
托身難憑依,生死焉相知。
biàn guān jīn shí rén, jǔ shì jiē ěr wèi.
遍觀今時人,舉世皆爾為。
jiāng jūn sǐ chóng wéi, hàn zú yóu zhēng chí.
將軍死重圍,漢卒猶爭馳。
bǎi mǎ tóng yī xián, wàn lún tóng yī guī.
百馬同一銜,萬輪同一規。
míng yǔ shēn shú qīn, jūn zǐ yí gù sī.
名與身孰親,君子宜固思。
“生死焉相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