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天瓢一翻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得天瓢一翻倒”全詩
安得天瓢一翻倒,躡云平下看風雷。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游天壇雜詩十三首(選一)》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湍流聲洶洶地落在懸崖上,聽說蛟龍撞石開口;
要我能夠倒過天瓢,就能親眼觀看風雷從云端平和地降下。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想象和渴望。作者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懸崖上水聲浩蕩的景象,并傳聞在這里可以看到蛟龍撞擊石頭而流水激蕩的奇景。接著,作者表達了對能夠倒轉天瓢,從高處俯瞰風雷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敘事的方式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奇景的向往和思考。通過描繪懸崖上水聲浩蕩的景象,作者迅猛地帶領讀者進入了這個瑰麗的世界。作者借用傳聞中的蛟龍撞石開口的故事,以夸張的手法增加了詩中的神秘感和戲劇性。接著,在詩的末句中,作者表達了倒過天瓢的奇妙愿望,借此投射出他對于逆天而行、超越常人眼界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幻想和想象力,通過作者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詩意透露出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渴望超越常人束縛的精神。
“安得天瓢一翻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tiān tán zá shī shí sān shǒu xuǎn yī
游天壇雜詩十三首(選一)
tuān shēng xiōng xiōng luò xuán yá, jiàn shuō jiāo lóng bāi shí kāi
湍聲洶洶落懸崖,見說蛟龍擘石開;
ān dé tiān piáo yī fān dǎo, niè yún píng xià kàn fēng léi.
安得天瓢一翻倒,躡云平下看風雷。
“安得天瓢一翻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