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鵓鳩恰恰向人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鵓鳩恰恰向人啼”全詩
竹籜冠輕容雪鬢,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擬孤山閑放鶴,鵓鳩恰恰向人啼。
作者簡介(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雨余小步》王夫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余小步》是清代文人王夫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蓮花蓮葉柳塘西,
疏雨疏風斜照低。
竹籜冠輕容雪鬢,
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飲雙溪水,
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擬孤山閑放鶴,
鵓鳩恰恰向人啼。
詩詞描述了一個雨后的景色,描繪了一幅寂靜而美麗的自然畫面。蓮花、蓮葉和柳樹生長在西邊的池塘旁,微風和細雨斜斜地從低處照射而來。詩人自比為一位年輕的文士,戴著輕盈的竹籜冠,擁有雪白的鬢發,手中扶著桃枝作為拐杖,踏著春泥困難地前行。
在這個景色中,詩人看到了一道彩虹在雙溪的水中倒影,仿佛彩虹在歡飲水源。他還發現砌砌之間的草地上,新生長出一寸高的野草。這些細微的景象讓詩人感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持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愿意像鶴一樣獨自棲居在孤山中,而是希望和人們一起生活。他提到鵓鳩,這是一種喜歡鳴叫的鳥類,正好在他寫作的時候發出聲音,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種生機和活力。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以及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
“鵓鳩恰恰向人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ú xiǎo bù
雨余小步
lián huā lián yè liǔ táng xī, shū yǔ shū fēng xié zhào dī.
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
zhú tuò guān qīng róng xuě bìn, táo zhī zhàng huá kùn chūn ní.
竹籜冠輕容雪鬢,桃枝杖滑困春泥。
chuí hóng yí yǐn shuāng xī shuǐ, qì cǎo xīn tiān yī cùn tí.
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bù nǐ gū shān xián fàng hè, bó jiū qià qià xiàng rén tí.
不擬孤山閑放鶴,鵓鳩恰恰向人啼。
“鵓鳩恰恰向人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